青春华章|思政课讲出青春奋斗真味道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5-10-23 09:27

江河奔腾处,皆是青春奋斗的坐标。10月16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湖北省委网信办、团省委、省教育厅、武汉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的“青春华章 我们的回答”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在江汉大学拉开帷幕。这不仅仅是一堂思政课,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一次在时代考卷上的集体作答。

“我们的回答”,这个充满主体意识的课堂主题,彰显了当代青年从“受教育者”到“时代同行者”的角色转变。这种从“要我听”到“我要讲”的转变,正是思政教育最有生命力的表达。青年讲给青年,青年影响青年。国网孝感供电公司工作的刘航,始终牢记奶奶王清珍的教诲,把“为国为民奋斗到底,才不枉人间走一趟。”刻印在心,化为行动,在抗冰灾、赴山火的电力保供一线冲锋在前;武汉车谷江大女足队员刘艳秋则通过自身在球队成长的故事,激励青年学子要有“不服输”的韧劲,要永不言弃……宣讲员们用讲故事的方法抛出理论点,分享的不是刻板的书本知识,而是“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实践作品。这场网络大思政课没有回避青年人的困惑与思考,而是以平等对话的姿态,用有温度、有深度的内容,搭建起了理想信念与青春实践之间的桥梁。

网络平台的赋能,让这场青春对话突破了时空限制,创造了大思政育人新样态。在新的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意识观念、信息交流、生活方式被不断更新和再造,因此,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必须主动全面挺进互联网主战场,将主流意识形态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建立适应新时代青年的话语传播体系。2025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提高网络育人能力。近年来,通过引入互联网技术,各地探索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平台,也正在使得思政课教学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接地气。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故事,映照出当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生动图景,借力“青春华章 我们的回答”这个网络大思政课主题活动,青年们的声音通过网络不断放大。当榜样的力量借助媒介传递,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的四壁,而是变成了一个开放的、流动的、持续的能量场,正能量在指尖传递,主旋律在云端回响。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尤为珍贵的是,在这场活动中,我们看到了青春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活动中,华中师范大学学生余典讲述六年间,她与团队跨越五省八地:在新疆博州拍摄民族文化交融的纪录片,在贵州遵义将红色基因融入文创设计,在武汉都府堤助推“红巷爷爷”的故事登上《新闻联播》。党的创新理论从来不是曲高和寡的,而是来自于人民的伟大实践,青年们通过亲眼所见、亲身所感,深刻体会“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实践真谛,真切理解“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价值内涵,从而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中,产生直抵人心的育人效果。

“以青春之我挺膺担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使命”,这不是简单的口号,而是刻在当代青年骨血里的信念回响。在教育引导青年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信任青年,把舞台交给青年,把话筒递给青年,让他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精彩鲜活的故事坚定自己的信念与理想,把个人奋斗“小目标”与党和国家发展“大蓝图”结合起来,将思政大道理讲出青春奋斗真味道。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黎珺(襄阳市襄城区委宣传部)

责编:郑傲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