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老人消化道“枢纽”长肿瘤 “单孔+1”微创“拆弹”成功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10-21 17:1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刘姗姗)65岁的赵先生(化姓)因持续上腹疼痛伴皮肤发黄就医,竟被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这一肿瘤长在人体消化道“交通枢纽”处,手术难度极高。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突破技术难关,采用“单孔+1”腹腔镜微创技术,仅在其腹部开两个小孔,就完成六大脏器切除与复杂消化道重建,实现创伤最小化、康复最大化。

两个月前,赵先生出现上腹部持续疼痛,起初并未在意,然而疼痛日益加剧,皮肤也逐渐发黄,遂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医。经系统检查,医生发现其十二指肠乳头部处长了一个肿瘤,病理结果提示为十二指肠乳头腺癌。

十二指肠乳头区域堪称人体消化道的“交通枢纽”,涉及胰头、胆管下端与十二指肠交汇,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极高。该手术不仅要切除胰头、十二指肠、胆囊、胆总管下段、部分胃和空肠共六大脏器,并彻底清扫周围淋巴结,还需完成胰肠、胆肠和胃肠三重精细吻合,重建消化道。

其中,胰肠吻合是手术的“重中之重”,胰腺组织脆弱如豆腐,吻合过程中极易引发胰瘘,导致严重并发症。因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领域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之一,其难度被誉为外科手术的“珠穆朗玛峰”。

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常规腹腔镜手术也需在腹部打4-5个孔。为最大限度降低手术创伤,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决定实施“单孔+ 1”腹腔镜微创手术。

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jpg.jpg

肝胆胰外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实施手术。通讯员供图

术中,肝胆胰外科张日新副主任医师团队通过肚脐处的主操作孔和一个辅助孔,仔细地解剖、分离、切除与缝合。既要小心分离肿瘤和周围血管、组织的粘连,不能伤到重要血管和器官;又要精准切除肿瘤,彻底清扫淋巴结组织;最后还要完成胰肠、胆肠、胃肠吻合三重吻合,恢复消化系统功能。经过5个小时的紧张手术,手术顺利完成。

该院后湖院区肝胆胰外科主任朱岭介绍,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是一种起源于十二指肠乳头区域的恶性肿瘤,这个区域是胆管、胰管与十二指肠的“交汇枢纽”,不仅会影响胆汁和胰液的正常排泄,还可能随着病程进展,侵犯周围重要的血管和器官。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肿瘤早期症状十分隐匿,仅表现为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消化不良等,极易与普通肠胃疾病混淆,导致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据了解,“单孔+1”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目前仅有国内少数大型医疗中心开展。与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相比,“单孔+1”腹腔镜微创手术通过肚脐部位的一个主操作孔和一个辅助孔,完成所有手术操作,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为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专家提醒,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疼痛、黄疸(皮肤和眼白发黄)、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等症状,应尽早就医,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