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毛易媛 通讯员 张素华 陈舒)今后,武汉市民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做消化内镜检查,也有望获得与三甲医院同等质量的诊断。这一变化,源于近日在武汉落地的一项医疗资源下沉计划。
2025年10月17日至18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在接连举办的三场消化领域重要会议上,联合多家基层医院成立“消化内镜医联体”,并正式成立武汉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推动武汉消化内镜诊疗迈向“同质化”与“人文关怀”的新阶段。
打通“最后一公里”,内镜报告将“一方通用”
10月17日,武汉市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会议上,最引人关注的举措是“消化内镜医联体”的签约。武汉市第三医院作为核心单位,将与多家基层医院携手,通过标准化培训、技术帮扶和数据互通,旨在让群众在基层就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一方报告,区域通用’。”武汉市第三医院党委书记、质控中心名誉主任黄晓东表示,医联体将着力帮助基层医院建设规范化内镜中心,让诊断结果在不同医院间得到互认,避免患者重复检查,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目前与武汉市的消化类的质量控制中心以及武汉第三医院联合首推,已经开始向省里面的一些乡镇卫生院,从零开始给他们建内镜中心,我们的医生也会到当地来进行内镜的操作,以及去现场进行带教。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以后,就可以实现结果互认,形成同质化的类型报告和内镜的检查结果,做到优质资源下基层。”武汉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田霞说道。
目前,在湖北武汉市青山区、新洲区、黄陂区、江夏区、汉南区等,设立了武汉市直属的消化内镜医联体、教育区中心、区域中心,在蕲春、麻城等“1+8”城市圈也设立了分中心。
武汉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主任委员田霞分享道:“我们辐射的几家乡村卫生院,如果当地的青壮年从外地回来做肠镜和胃镜,费用是可以享受乡镇卫生院医保报销的。”
从“技术独秀”到“群星共进”,行业迈入2.0时代
同日,武汉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分会宣告成立,标志着行业管理模式的升级。新任主任委员田霞称,“分会将致力于打造一个‘有温度、有平台、有力量’的医师之家,未来重点任务包括分层级技术培训、保障医师权益以及推动科研科普。”
“这意味着我们从过去侧重于技术突破的1.0时代,进入了技术与人文关怀并重的2.0时代。”黄晓东书记在现场致辞中阐释了分会成立的意义。
据了解,武汉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工会首届专业委员会除了履行医师专业职责以外,还对医师权益的保护进行相应支持,例如请相关法律专家给医生们上课,进行医师维权知识以及医师法的科普与宣传等。
学术盛宴聚焦前沿,护理专场保障安全
在随后举行的武汉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25年学术年会上,来自省内外的专家学者就胃癌早诊、结直肠癌筛查等前沿热点进行了深入交流。大会特设的护理专场则强调了医疗安全,围绕内镜消毒灭菌、医护配合等关键环节分享最佳实践,为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保驾护航。
此次“三会联动”通过学术交流、行业自律与质量控制的多轮驱动,为武汉消化内镜领域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将进一步助推“健康武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