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参与友好+邻里友好 老年友好社区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17 11:14

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景,民政部日前公布,目前我国已经建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290个。老年友好社区的“友好”体现在哪些方面?

01

环境友好:

让老年人的生活出行更安全更便利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到27%以上,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发现,不少坐轮椅的老人都喜欢聚集在社区里的口袋公园聊天。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党委书记 宋树贤:这个口袋公园过去就是一片平地,是为了方便咱们小区的老年人,包括这扶手上去老年人就方便一些,每天这些老年人推着轮椅,在这聊聊特别开心,加上一些坡道,所有的都是老年人能顺畅出行。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居民 林少萍:坐轮椅的到这儿还是挺方便的,下坡不太高也不太低,能上来。

为了方便老人出行,社区还对每个单元入口,以及服务站等设施进行了无障碍改造。

北京市东直门街道清水苑社区党委书记 宋树贤:每个楼的单元都有残疾坡道,我们所有的服务项目,包括老年餐桌、社区服务站、超市、银行,都是做了残疾坡道。

除了无障碍坡道,一些社区还通过安装智能设备保障老年人的居家安全。在浙江杭州市翠苑一区,社区为60岁以上的失能失智、独居、孤寡老人安装了电感、烟感和气感、AI马桶水位监测器等数字化智能产品,主动发现老人居家养老的需求,及时上门提供服务。

杭州市翠苑一区社区党委书记 项菲菲:我们针对老年人的底数非常清晰,首先对老年人进行了详尽的分类,比如说这位老年人他是空巢的、独居的,还是孤寡的,老人需要求助了,马上巡逻岗就会过去,失能失智以及残疾老年人,在他们厕所的水箱当中安装24小时AI智能水箱监测,老年人如果24小时不用水,(系统)自动预警,同时我们的助老员也会上门。

02

参与友好:

打造平台 让老年人老有所为

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登记老年志愿者有5000多万人,其中社区志愿服务是老年人老有所为的重要舞台。“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标准提出,引导和组织老年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公益慈善等活动。一些社区通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等措施,方便老年人老有所为。

每天清晨,四川天府新区安公社区安公慈善茶座的志愿者们就开始忙碌起来,79岁的社区志愿者罗素清在这个茶摊已经工作了快10年,共募集善款近60万元,用于帮助社区生活困难群众,以及其他公益捐款。

天府新区安公社区志愿者 罗素清:安公慈善茶座2016年成立,我就一直在这负责,老百姓来喝茶最高是15块钱一杯,这些都拿去搞慈善。

除了服务社会,互助养老也是老年志愿者发挥作用的渠道。今年以来,河北衡水的一些社区就开展了“老帮老”志愿服务活动,社区里的老年志愿者们与独居老人、高龄老人等“一对一”和“一对多”结对帮扶。

衡水市桃城区杨树社区居民 孙志谦:这几天下雨天,出门也不方便,给志愿者们打了电话以后,他们给我们送来药,给老伴儿还理发,比亲人还亲。

66岁的宋瑞平还担任着社区里的“银龄网格长”,他结对帮扶7名困难老年人,为他们提供上门理发、代取快递、代买药品等服务。

衡水市杨树社区老帮老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宋瑞平:虽然老了,但是不觉得自己老,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咱们这个社会会更和谐。

在杨树社区,有68名像宋瑞平这样的老年志愿者,为高龄、独居、空巢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杨树社区还推出了“时间银行+积分兑换”的激励制度,将银龄志愿者所提供的志愿服务,以积分的形式进行记录。

衡水市杨树社区老帮老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宋瑞平:积分能换东西,还能换志愿服务,等我老了以后,还能换别人来帮助我,非常好。

03

邻里友好:

志愿者服务 就近解决实际困难

邻里关系的友好也是老年友好社区的重要方面,“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标准明确提出,在社区服务便利可及方面,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志愿服务机制,鼓励邻里乡亲为留守老年人提供关爱服务。如今,全国不少社区通过结对帮扶等措施,为困难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

山西省晋城市献义村的日间照料中心,志愿者张海棉正在为村里的老年人做午饭,这个设在日间照料中心里的食堂没有专职工作人员,都是靠像张海棉这样的志愿者轮流排班,义务为老人提供服务。

晋城市阳城县演礼镇献义村义工 张海棉:来了就是帮帮厨,做做饭,打扫打扫卫生,帮助老年人做点事。

晋城市阳城县演礼镇献义村党支部书记 于学东:我们村全年为老年人服务,都是由义工来完成的,义工有120多人,为老年人服务都是无偿的,但是大家报名都非常积极踊跃。

除了老年用餐,志愿者们还对独居、孤寡等困难老人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村里的马素秋老人需要经常到县城去看病,每次都有志愿者全程陪同。

晋城市阳城县演礼镇献义村大学生村官 张军龙:要是村里面的孤寡老人遇到生病去医院,需要外出,(值班)干部都会及时上门帮助他们。

晋城市阳城县演礼镇献义村村民 马素秋:志愿者对我们老年人各方面都挺好的,儿女在身边也不过就是这样的。

在农村社区,老人居住相对分散,为了保障老人居家安全,一些社区还通过网格员包户的方式,保证老年人户户有人管。在山西省长治市果园村,70岁以上的老人都有网格员负责,为老人提供代买药品、健康监测等服务。

长治市潞州区大辛庄镇果园村村民 杨景兰:(网格员)一个礼拜来我家好几次,一直给我家量血压,教我家老头子怎么吃药,非常细心,特别暖心。

长治市潞州区大辛庄镇果园村网格员 梁春香:平时多跟老人们唠唠家常,不光听他们说需要啥,还得琢磨他们没说出口的需求。其实就是多花点时间、多替他们想一步,这样的服务才能真的暖到老人心里。

(台央视记者 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