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斑驳的水泥厂房邂逅灵动的艺术笔触,当工业时代的锈迹齿轮碰撞现代创意火花。华新水泥厂旧址,这座曾撑起“中国水泥工业摇篮”荣光的老建筑,如今以湖北美术学院黄石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之名,完成从工业锈厂到艺术秀场的惊艳转身。这场蜕变不仅是老建筑的新生,更蕴藏着文化活化、校地合作、文旅升级与城市发展的深层逻辑,是新时代城市更新的生动范本。

湖北美术学院黄石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作为文化遗产活化的新实践,让工业记忆活起来。它曾是黄石工业文明的脊梁,承载着民族工业的奋斗史。过去工业遗产常被视作城市发展的包袱,而今在这里却走出了活化的新路。学生以巨型水泥储罐为画布创作涂鸦,让冰冷罐体成为网红打卡点;艺术家巧用废弃机械零件打造装置艺术,让锈迹斑斑的齿轮重焕艺术生命力;不定期举办的艺术展、文创市集带动周边文旅文创消费升温,让工业记忆与当代生活同频共振,为文化遗产利用提供了“活”思路。
湖北美术学院黄石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作为校地双向奔赴的新示范,让创新力量聚起来。校地双方的“双向奔赴”,打破了高校与社会间的隔膜,师生们的绘画创意设计不再是束之高阁的艺术,而是落地生根的“金种子”。这种高校出智、地方出力、多方参与,以文化引领、创意驱动、艺术点亮、科技赋能推动创意从纸上走向市场的生动实践,让生产要素得到创新配置、产业得到深度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湖北美术学院黄石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作为艺术文旅殿堂的新地标,让城市文旅新起来。在此之前,黄石文旅资源多聚焦自然景观,工业遗产的文旅价值始终待自闺中。华新水泥厂旧址的艺术化改造,重塑了城市文旅格局。如今逛华新艺术区、品工业文化已成为黄石文旅“新宠”。这种文旅带消费、消费促更新、更新提品质的良性循环,让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文旅新地标,也促使武鄂黄黄都市圈的文旅动线更加惊艳、更有热度。
湖北美术学院黄石协同创新示范基地,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本,让区域支点挺起来。在武鄂黄黄都市圈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华新水泥厂旧址的蜕变更具战略意义。它像一个“支点”,支挺遗产文化力、高校创新力与地方服务力,始终遵循着绿色低碳、文化赋能的发展方向,努力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
从“锈色”到“秀色”,华新水泥厂旧址的蜕变故事,是荆楚大地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典型缩影。未来,期待更多荆楚大地的工业遗产,在艺术的加持下焕发新生,让文化赋能发展,让创新点亮未来,为湖北在中部崛起中奋勇争先、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担当作为,写下更精彩的答卷。
来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乐(江夏区“青苹果乐园”团队、区委宣传部)
责编:谭明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