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评论:“稳稳的幸福”背后是坚实的民生担当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5-09-28 22:18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活力之源。9月22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决胜收官‘十四五’谋篇布局‘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之民生保障篇。五年来,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保持在90万人以上,发放稳岗返还、技能提升补贴、一次性扩岗补助74亿元,困难群体参保率、代缴率双双达到100%……这一组组数据,是荆楚大地上民生温度的生动注脚,更是“发展为了人民”理念的具象化表达。

湖北的就业工作之所以能实现“总体稳定、稳中向好”,关键在于将就业与产业深度融合。从蕲春千年艾濒湖职校国家级非遗艾灸传承班的开办,为传统技艺传承与就业开辟新路径;到“百县进百校联万企”活动、就业大讲堂、求职能力实训营等活动的联动举办,搭建起企业与人才沟通的桥梁;从长飞先进武汉基地生产车间汇聚众多工程师,彰显产业对高端人才的强大吸引力;到加大劳务协作力度、精心培育壮大特色劳务品牌,拓宽就业渠道。湖北紧紧围绕“51020”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培训围着产业转、跟着就业走”,让劳动者技能与市场岗位精准匹配。这种“产才融合”模式,不仅解决了企业用工需求,更让劳动者拥有了“带着本事就业”的底气。

创业是更高层次的就业。湖北通过“担保贷 + 稳岗贷 + 信用贷”的多元政策组合拳,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85亿元,为创业者提供了坚实的资金后盾。同时,借助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平台,点燃了无数创业者的激情与梦想。尤为亮眼的是,返乡创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31.6万返乡创业者如星星之火,带动92.3万人就地就业,生动诠释了“家门口致富”的美好愿景。湖北正从传统的“输血”式帮扶,迈向“造血”式发展,通过优化创业生态,充分激发社会的内生活力与创造力。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湖北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通过“数据找人”精准扩面,全省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540万人、773万人、947万人,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已有58.75万人参保,更多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并为困难群体代缴社保费超6亿元,实现“应保尽保”。同时,通过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计划、一站式劳动保障维权中心等举措,让劳动者权益保障更加有力。这些细节彰显了政策对弱势群体的倾斜,体现了发展成果共享的公平性。

当前,经济转型与就业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湖北需进一步强化数字技能培训、拓展新业态就业空间,推动社保制度与灵活就业形态深度适配。“心系万家灯火”要求政策既要有宏观布局的视野,也要有微观落地的温度。未来,以更精细化服务破解“急难愁盼”,才能让“稳稳的幸福”成为每个湖北人的日常。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畅(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团队、区法院)

责编:袁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