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视点丨让预制菜晒在阳光下,这四个问题要厘清

新华网 2025-09-17 22:33

最近,预制菜成为热门话题。想要让预制菜真正成为“阳光下的一盘菜”,这几个问题必须厘清。

第一,预制菜该如何定义?此前,预制菜的概念较为宽泛,涵盖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大类。2024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出台《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预制菜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明确。预制菜不允许添加防腐剂,不包括主食类食品,也不包括可直接食用的蔬菜(水果)沙拉等凉拌菜。此外,中央厨房制作的菜肴,也不属于预制菜。根据现行标准,中央厨房配送的餐食并不属于预制菜范畴,这和大众普遍认知中“带包装、经过预加工的食品就是预制菜”的概念存在偏差。

2024年11月24日,在湖南宁乡经开区一家预制菜企业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处理食材。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第二,商家使用预制菜,怎么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一些消费者说,他们并不排斥餐厅使用预制菜,但希望商家能让预制菜“亮明身份”,保障咱们的知情权。目前,广东、上海、湖南等地在积极探索明示方法,也有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尝试,比如将菜肴分为“餐厅现做”“半预制”“复热预制”三类,还有企业在点单小程序上标注“新鲜肉类、蔬菜制作”或“央厨制作”等标识。

2023年10月13日,一名主播在云南国际餐饮美食暨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上直播卖货。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第三,防腐剂、添加剂等安全问题该如何监管?预制菜的工业化生产流程,让不少消费者对防腐剂、添加剂等问题存在担忧。专家指出,菜品健康营养的关键不在于是否预制,而在于食材本身,以及制作方式、环境等是不是规范、卫生。对预制菜安全性的争论,其实是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切。这种关切不只是针对预制菜领域,对堂食现炒同样应加强严格规范管理,让消费者吃得安心。

2024年11月24日,在湖南宁乡经开区一家预制菜企业食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在检测食品成分。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最后,预制菜该如何发展?我们无需将预制菜视为洪水猛兽,关键在于促进其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快研究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为预制菜生产、运输等流程提供标准参照;鼓励企业在速冻锁鲜、真空包装等环节进行创新,提升预制菜品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

记者:帅才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