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林琳 通讯员 马遥遥)八旬老人近一年来连走路十分钟都困难,提重物更是奢望。原来,持续三年的“怦然心动”不是浪漫,而是致命房颤。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通过武汉市首批“领航技术”——电位指导房颤消融治疗,成功为老人解除危机。
心血管内科专家为患者实施电位指导的持续性房颤的消融治疗。通讯员供图
82岁的吴老先生家住青山区。三年前,他开始偶尔心慌,还伴有头晕乏力,但总以为是“年纪大了,累的”。直到今年,症状急剧加重,日常生活大受影响。一周前,他在家人陪伴下前往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就诊,被确诊为“持续性房颤”。
该院房颤专病中心、心血管内科团队全面评估后认为,药物已难以控制病情,必须手术。在与家属充分沟通后,郭鑫副主任医师与王龙副主任医师为老人实施“电位指导持续性房颤消融术”。术中,医生们如同绘制了一幅心脏的“电路地图”,精准锁定故障区域,实现了毫米级的消融治疗。术后,老人恢复良好,多年失控的心跳终于回归平稳。
据悉,这项技术于今年8月获评武汉市首批核心医疗技术“领航技术”,它借助“数智化”科技,突破传统术式局限,将房颤治疗带入“精准消融新时代”,显著降低术后心律失常复发概率。
武汉市中心医院房颤专病中心负责人叶平提醒,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看似只是“心跳乱”,实则隐患巨大——极易导致心房血栓,引发脑梗死,其风险是常人的5倍,致死致残率更高。他建议公众应保持定期体检,戒烟限酒,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及时就医,房颤患者需加强康复管理、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