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田彩明 宋知远 江晗 杨菁)为纵深推进“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进一步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9月15日上午,武昌青锐对标争先实训班开班式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举行,武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区委党校校长施国宏出席并作动员讲话。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林伟连致欢迎辞。
施国宏指出,本次赴杭州开展调研式实训,既是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抬升标杆、建成支点的必然选择。全体学员要充分把握异地培训的宝贵机遇,全面学习借鉴杭州先进经验,通过对标先进、开拓思路,为武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不忘“为何而来”,在之江潮声中扛牢使命担当。浙江是红船启航之地,也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发源地,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改革创新等领域的实践经验,为此次实训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样本。全体学员要扛牢区委部署的“123”总体奋斗目标,把本次实训当作一次砥砺信仰的思想溯源、改革开放的精神洗礼、转型发展的现场教学,带着问题学、聚焦需求研,深入探究高质量发展背后的“密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破解武昌发展难题、谋划转型路径的具体思路。二是牢记“来了学什么”,在他山之玉中解锁发展密码。要学产业转型的魄力,学习杭州“从无到有”的胆识、“有中育新”的智慧,深刻领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以科技创新重塑产业竞争力,构建面向未来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学创新生态的活力,学习杭州“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体系,综合用好产业空间、政策平台、人才招引,营造开放、包容、共享的创新创业文化;要学营商环境的实力,学习杭州的“用户思维”,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市场的“信心指数”和企业的“发展指数”。三是思考“回去怎么干”,在笃行实干中书写武昌答卷。要当好对标争先的行动派,围绕《习近平在浙江》、民营经济、产业转型、武昌区与拱墅区区域比较研究“四个专题”,积极思考,认真论证,形成适合武昌的“施工图”“路线图”;要当好学习推广的宣讲员,回去后在本单位、本系统开展分享交流,把杭州的理念、方法、精神传递出去,形成“一人学习、全员提升”的联动效应;要当好攻坚克难的实干家,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小切口、大纵深,形成本领域可操作的政策举措和实施路径,让先进经验在武昌带土移栽、生根发芽。
据悉,本次培训着眼新形势、新要求,聚焦武昌发展所要、干部所需,通过与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充分沟通,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政府改革实践、产业链现代化、数字经济、基层治理等时下的重要课题和热门主题设置课程,邀请相关业务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为大家安排理论授课、现场教学、情景教学、圆桌论坛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助力青年干部在实践锻炼中“深根拔节”,以过硬能力与扎实成果为武昌区转型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谱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