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构建产学研用全产业链融合新格局

荆楚网 2025-09-13 18:14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吕雷 张聪 龚太飞)9月4日至6日,中国广州国际美业博览会上,蕲春蕲艾展区艾草飘香,咨询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

此次展会,蕲春县以“蕲艾+健康”“蕲艾+美妆”为核心,组织20余家涉艾企业集中亮相,带来从传统艾灸到艾草护肤、日用保健等系列产品,吸引众多客商驻足咨询、现场体验,气氛热烈。

这场展会背后,是该县持续推进“产才融合”、以人才链支撑产业链的生动实践。该县以“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通过引才、育才、用才三维发力,为蕲艾产业注入强劲动能。

该县深化“人才强县”战略,创新“政聘企用”机制,按“政府引进、企业点单、县管企用”模式,为蕲艾龙头企业引进3名急需紧缺人才。通过“人才夜市”“直播带岗”“高校招聘”等方式,累计为企业引进技能人才超200人。依托“李时珍”品牌效应,该县柔性引进梅全喜、袁琴、夏恒建等40余名专家教授任产业顾问或特聘专家等,攻克60余项技术瓶颈。其中,湖北中医药大学袁琴教授任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带领团队开展蕲艾种质资源研究与标准制定。

在育才方面,该县创新开展“田间课堂”模式,推行农民“点单”、专家“接单”、课堂“派单”、群众“评单”的“四单”培训机制,邀请“土专家”“田秀才”授课,指导蕲艾种植户提升种植水平,助力艾农亩均增收300元。

依托李时珍职业技术学校,开展现代蕲艾人才“学徒制”试点,建立“一对一”人才培养机制,采用“在校集训、校企轮训、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模式,每年实现300余名技能人才毕业即就业,为蕲艾产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该县已建立标准化培训体系,出版《蕲艾保健灸疗》等国家级教材,开展培训600余期,7.3万余人参训,2万余人获职业能力证书。目前,全县蕲艾产业已带动近30万人就业创业,韩善明、余锦秀等获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乡村工匠名师。

不仅如此,该县通过构建人才“链式思维”,实现了人才与蕲艾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蕲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智力支撑。

通过构建“1+X”蕲艾人才政策体系,为人才提供创业贷款和奖补资金,落实蕲艾产业人才奖补政策,兑现奖补资金3500余万元,吸引100余名大学生、300余名在外能人返乡创业,带动群众年户均增收8000元。成立蕲春艾灸师协会,制定保健艾灸师国家职业标准,推动艾灸人才走向专业化、职业化。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统计显示,湖北省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聚集了39名高素质科研人才,组建9个高层次团队,制定5项产业技术标准,为企业解决20余项技术难题;培育“蕲黄1号”和“蕲青1号”2个蕲艾新品种,已成为艾绒加工和精油提取的优质原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