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8个月,襄城区新增市场主体22189户

襄阳日报 2025-09-08 11:08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霜 通讯员付艺玮)9月7日,记者从襄城区了解到,截至8月底,该区今年新增市场主体22189户,全市排名第二,其中新增企业数量为7525户,位列全市第一,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0.29%和29.74%,区域经济发展的韧性与活力持续凸显。

“开办企业”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第一步。近年来,不少市场主体负责人惊喜地发现,来襄城区开办企业,不仅成本进一步降低,开办便利度也在持续上升。对此,该区市场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襄城区在企业开办服务中全面推行“1050标准”,努力做到能优化的流程全部优化,能精简的环节坚决精简,能压缩的时限压缩到底,以优良的营商环境助推企业愿意来、留得住,更能发展好。

何谓“1050标准”?即企业开办涉及的多个事项,在襄城区实现“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减费用、优流程”,“1次申报,0.5个工作日内办结,0费用且免费邮寄上门”,在推动企业登记全程网办、以“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零跑腿”的同时,大幅压缩了企业开办时间,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与此同时,针对市场主体准入中的痛点问题,襄城区还推出了“容缺受理”机制。“我们企业是襄城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前不久,在落户时急需办理登记手续,该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在确认公示信息与公章无误后,主动‘容缺受理’,帮我们快速拿到了营业执照,没耽误项目推进。”某重点项目负责人周女士说道。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服务市场主体,襄城区进一步升级服务举措,高标准设立“企业开办综合服务专窗”,整合各类事项,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显著提升了审批效率与服务体验。

在管家巷等个体经济集中区域,该区设立“流动服务大厅”,为市场主体提供现场咨询、业务办理、送照上门等一站式服务;在兴鸿翔人力资源产业园、尹集襄水电商产业园等中小微企业集中区域,设立政企一对一专属服务微信群,为落户企业提供从名称申报、材料准备到后续发展的全流程实时指导与政策答疑,实现了沟通“零距离”、服务“前置化”,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服务企业的新模式。

从“1050标准”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到“容缺受理”破解市场主体准入难题,再到“流动大厅”“专属群”精准对接需求……襄城区持续以服务创新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以各项服务举措的深化落实,吸引更多经营主体扎根发展沃土,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市场创新创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