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变废为宝”

十堰日报 2025-09-08 10:51

本报讯特约记者郭军报道:9月3日,记者在竹溪县蒋家堰镇示范农田看到,工作人员使用大型联合收割机、秸秆打包机、运输车辆等机械协同作业,一粒粒金黄的玉米粒如瀑布般倾泻入车厢,一包包粉碎的秸秆经压缩封装成块被运往加工车间……

“此次玉米收割中全面推广机械化一条龙作业,通过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玉米收割效率和质量,还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促进农业循环绿色可持续发展。”该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介绍,此前,该县在18万亩油菜收割过程中,应用“机收+地头收购”模式,让一批粮油加工企业、养殖场等直接到田间收购,既保障了颗粒归仓,又实现了产销顺畅。如今,这种模式又全面推广运用到玉米收割中,确保种植户丰产又增收。

近年来,竹溪县积极推广秸秆科学还田技术,通过机械化作业,扎实推进秸秆还田离田工作。积极探索农作物秸秆专用机械设备多元化利用,重点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户采用联合收割机、秸秆粉碎还田一体机、小型秸秆粉碎机等专用机械设备,推动秸秆多元化利用,实现秸秆高效回收利用,有效破解秸秆处理难题,真正实现秸秆“变废为宝”。

据悉,该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0%。该县农作物秸秆年产生量达38.3万吨,其中,一部分秸秆被加工成饲料,占秸秆总量的35%;另一部分用于生物质发电;还有一部分经过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