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徐勇 通讯员刘双 常燕芬
8月27日晚,在襄城管家巷举行的全市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启动仪式暨“星光夜市”招聘会上,技能展示区一位叉车师傅的绝活儿技惊四座。视频中,他驾驶着三吨重的叉车,精准完成了叠螺母、穿针、捡硬币等高难度动作(如图)。他就是今年4月被授予“襄阳市劳动模范”称号的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荆洪公司”)叉车班长陈俊超。
“只要多尝试、下功夫,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并把它干好。”8月29日,记者在荆洪公司见到了陈俊超,他坦言自己曾经也是个叉车操作“门外汉”。
陈俊超自曝“并不太擅长读书”,15岁初中毕业后便四处谋生。他干过车工、铣工、焊工,还做过城管协管员。真正走上职场正轨,是从5年前进入荆洪公司开始的。然而,他遇到了一件“尴尬事”:驾驶叉车第一天,就不慎撞坏了公司的大门。
“撞坏门事小,要是撞坏了厂里的产品,那可是要出大事的。”荆洪公司是一家以生物农药、高效杀菌剂、高分子特种新材料、合成香料为主营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厂区内的原料箱装的多为化学物品,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后果不堪设想。经历这次事故后,陈俊超便下定决心苦练技能,每出一次错就认真总结一次经验,“在失误里慢慢长本事”。
日常工作中,最考验叉车工技术精密性的场景莫过于维修“冰机”(冷冻设备)。要将重型部件精准插入仅有几厘米间隙的密集管道区,必须做到“又稳又准”。为了减轻叉车在操作时的抖动,细心的他发现,当发动机转速稳定在每分钟1800至2000转区间时,车身的抖动最小。这一发现为他后来练就叠螺母的绝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要把5个螺母从下往上稳稳立起来,光控制好发动机转速还不够,同时还要轻点刹车,以抵消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细小晃动。”陈俊超解释道。
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他“叉车穿针”的绝活。一段8厘米长的细铜丝被固定在叉板前端,他需要操控叉车将其精准穿入立在地面的缝衣针针鼻之中。
“这是对眼力和定力的考验。”陈俊超透露了一个关键细节:他特意放弃了叉车自带的侧移功能,转而依靠操控整车进行微调。“这就像书法家写字不用尺子,全凭手腕的功夫。一旦使用了侧移功能,就失去了那种‘人车合一’的感觉。”在那一刻,这台三吨重的庞然大物仿佛与他融为一体,完成了力量与精度的融合。
而“捡硬币”的表演则充满了巧劲。叉板需通过后退、下移的复合动作,将地面上的硬币轻巧地“弹”上叉板。力度稍大,硬币就会被弹飞;力度稍小,则可能纹丝不动。
在观众看来,这些或许是神奇的炫技,但对陈俊超而言,这些不过是日常工作技能的延伸。“叠螺母所追求的‘稳’,对应着仓库里对化学物品搬运时不能有丝毫磕碰的严苛要求;穿针所展现的‘准’,是在狭窄货架中取放货物的必备技能;而捡硬币所体现的‘精’,则关乎能否高效处理掉落在角落的细小物品。”陈俊超表示,这些绝活并非刻意为了表演而练习,全是“在工作中日积月累的结果”。
陈俊超的故事,无疑是此次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月活动最生动的注脚。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展示这些技能,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拥有一技之长同样能够获得社会尊重,拥有光明的职业未来,陈俊超就是‘工匠精神’的鲜活代言人。他没有高学历的光环,却将一项看似平凡的技能淬炼成了艺术,用极致的热爱与专注,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与众不同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