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参与建设的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项目,是中亚地区第一条城市轻轨线路,也是中亚地区第一条全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造的轨道交通项目。从今年6月起,29名哈萨克斯坦列车驾驶员学员在天津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实训之旅。
而这些学员之所以在天津进行学习,是因为家乡阿斯塔纳的轻轨项目快要完工了。有一批中国建设者在项目现场,已经工作了十年。
夕阳西下,伊希姆河桥下,人们坐在亲水平台上享受休闲时光。其中,也包括来自中国的建设者们。中建六局交通公司的哈斯叶提夫妇,都参与建设了阿斯塔纳轻轨项目。伊希姆河桥,正是他们负责的标段。
中建六局交通建设公司工程师 哈斯叶提:154米的钢桥已经完工了。伊希姆河是“母亲河”,相当于天津的海河,我们就经常带孩子来这边散步。参与到轻轨项目感到非常自豪。
像哈斯叶提这样的,一家人都参与建设的并不是个例。阿斯塔纳是全球第二冷的首都。冬季时,这里最低温度在-35℃到-40℃之间,到了夏天,又高温炎热,所以在这里建轻轨,周期长。不少年轻的中国建设者,也像哈斯叶提夫妇一样,在这里结婚、生子。大伙儿把这期间出生的孩子叫作“桥宝宝”。哈斯叶提的孩子小吾,去年出生,是第8个“桥宝宝”。
“桥宝宝”小吾可能还不知道,今年,他就可以回到家乡中国啦。今年6月,轻轨列车已经从中国运抵阿斯塔纳,预计到今年年底,部分标段可以开启测试运行。建成后,将沿着阿斯塔纳的城市中轴线,串联起机场、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总统府等地标建筑和重点功能区。建成通车后,初步预计日均客流量为2.5万人次,最高可达9.2万人次。
哈萨克斯坦城市交通系统(CTS)公司副主席 阿洛巴耶夫: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中哈合作带来的优势,例如在建设方面,你们的标准非常高,双方正在密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