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安,让看病省心、省时、又省钱!

公安县融媒体中心 2025-08-20 10:40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公安县始终保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工作,学规定、正作风、办实事、惠民生,切实促进了干部作风转变、能力素质提升,努力实现食有所安、住有良居、学有优教、病有好医、老有颐养、弱有多助、资有强管、业有严规、法有必依,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针对医保基金监管风险、重复检查、看病难看病贵等“就医拦路虎”......公安县精准发力通过智能防控、结果互认、透明收费,让“病有好医”成为百姓生活日常。

智能监管 守好群众“看病钱”

“以前在医院就诊时,都需要随身携带社保卡,排队等待时间长,有时候还会忘记密码。现在安装了扫脸设备后,直接‘刷脸’就可以支付费用了,真的很方便。”在斗湖堤镇卫生院,市民张霞将医生开具的处方递交给工作人员后,仅通过简单的扫脸确认流程,便迅速完成了医保支付。整个过程无需出示实体社保卡或手机医保码,高效便捷的服务让就医体验焕然一新。

截至目前,公安县已完成118台医保业务综合服务终端的部署,覆盖县内93家定点医药机构,有效提升参保群众使用医保的便捷性。在持续优化服务体验的同时,公安县始终将医保基金安全作为工作重心,通过构建“制度+技术”双重防线,织密基金监管网络。

在斗湖堤镇一家药店内,公安县医保局的工作人员正仔细核对药品报销记录与处方信息。通过现场核查,增强定点零售药店规范使用医保基金的意识,从源头上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

公安县医保局基金监管股副股长张杨信介绍,为切实做好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县医保局由局领导牵头,成立了6个核查组和1个业务数据组,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分别负责定点医院、诊所、药店、村卫生室及医保经办机构的日常监管、专项检查、信访投诉举报核查等监管工作,并通过智能审核、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提取疑点线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实现医保基金监管“全覆盖”。

公安县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医保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追回违规医保基金及罚款690.95万元,指导医药机构返还违规收取群众医疗资金55万元;中止定点零售药店医保服务协议24家,解除定点诊所、药店医保服务协议24家;实施行政处罚8起;移送纪委监委问题线索45条,曝光典型案例53起。同时,通过建立《公安县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政处罚、追责问责工作制度》等20项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医保基金监管体系,切实守护好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

结果互认  破除重复检查“潜规则”

在公安县人民医院内科门诊,邓女士因支气管炎前来就诊。与以往不同的是,接诊医生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系统”直接调阅了她此前在荆州市中心医院的检查结果,不到五分钟便完成诊断,整个过程高效又省心。

患者邓女士:“以前,在一家医院做过检查,换家医院就得重新做,既花钱又耗时间。现在,医生通过电脑能直接查到我在其他医院的检查检验结果,不用重复检查,省了钱和时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这个政策对我们患者来说是真的很好。”

“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便捷体验,得益于湖北省推行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政策。公安县人民医院通过线上省级平台互通与线下质控审核双轨并行的方式,让跨院检查结果“一查就有、一认就用”,从源头减少了重复检查带来的医疗负担。

公安县人民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熊鑫介绍,目前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分为线上互认及线下互认。线上互认是省内三级医院均将患者的检查检验结果上传到省级平台数据库,当医生接诊患者时,如果患者有符合互认规则的结果,医生工作站会自动弹窗提示。线下互认是指没有进入省级互认平台的医院,比如县内各乡镇卫生院的结果,只要通过县医疗质控中心的质控,县人民医院也是认可的。

今年以来,公安县各医疗机构共完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25万人次,为患者减少医疗费用支出415.07万元,完成乡镇病理标本诊断1407人次,开展远程会诊51人次,约减少医疗费用支出110余万元。患者门诊次均费用、住院例均费用较2024年度分别降低2.35%、5.64%,有效地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规范收费 筑牢医疗“防护网”

今年7月31日,胡女士因乳腺疾病,入住公安县人民医院甲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除了规范的诊疗服务,医院推行的“每日费用清单”制度,让胡女士对每一笔支出都心中有数。

患者胡女士:“我住院期间,护士每天都跟我发清单,清单上都写得清楚、明白。不懂的我就问护士,护士也会告诉我有哪些费用,做了什么检查,都能解释清楚。”

医疗违规收费问题一直是影响患者就医体验、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从源头破解这一难题,公安县人民医院从费用透明化和检查合理化两方面入手,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

公安县人民医院甲乳外科主治医师邬浩:“首先在降低费用方面,患者如果在外院或门诊做过相应的检查,住院后我们就不再重复开具相应的检查,这就是现在推行的检查结果互认。入院之后针对患者检查,我们医院推出了检验结果拆分,将相应的检验、检查拆分成更细小的项目,我们只做一些必须做的检查,通过这些方面的管控,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产生的费用。”

为从根本上杜绝违规收费行为,公安县人民医院创新技术监管手段,自主研发了医保收费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抓取和分析医保收费数据,精准捕捉费用异常等潜在风险点,形成了覆盖诊疗全流程的费用监管闭环。

公安县人民医院医保物价科工作人员张萌:“医院自主研发的医保收费预警系统共设置269条规则,涵盖超频次收费、重复收费、无主项目收费、同时段超频次收费、超日累计用药等收费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每天7:30分,系统会把预警信息推送至当事医护人员手机,并监督他们当日对预警情况进行处理,确保医保基金合理合规使用。”

从一家医院的改变,到全县医疗收费规范的推进,背后是公安县打出的“组合拳”。公安县卫健局通过加大行风问题查摆力度,全面排查2023年以来受理的信访投诉举报、行政执法案件、医疗纠纷以及住院异常高额费用等方面的问题线索,实行清单式管理,逐一销号整改。持续加强日常监管力度,对不合理检查和用药、违规收费、不合理诊疗等重点问题实行“事前提醒、事中预警、事后核查”全方位监管。同时,联合公安县纪委监委派出纪检组、医保、市监等部门常态化开展专项督导和联合检查,坚决做到“立查立改、立行立改、改有成效”。

公安县将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扣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的需求,持续加强医疗机构内控管理,大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远程审方、收费预警,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和医疗收费行为,确保检查、收费全流程、可追溯。拓展综合监管、群众监督渠道,加强医疗服务追踪评价,让医疗行为全程阳光透明。(来源:公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