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生态公民讲堂走进二马路社区 共绘绿色家园新图景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08-15 17:59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周艳 实习生张文耀)8月13日,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宜昌市“生态公民讲堂”主题活动走进云集街道二马路社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和图书馆原馆长、国家自然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徐世球教授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为近百名居民及青少年带来一堂生动的生态环境科普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互动”形式,让环保理念扎根社区土壤。

DSC_0001.JPG.JPG

作为长江大保护立规之地,宜昌担负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政治责任。徐世球教授一开场便深情表达了对宜昌的喜爱:“这座城市太美了,我每次来授课都舍不得离开,甚至想在宜昌安家。”他特别点赞了“三峡蚁工”和“生态公民”等本地志愿品牌,称这些行动展现了宜昌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热忱。

DSC_0016.JPG.JPG

讲座中,徐教授立足人类文明演进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宏阔视野,结合生动案例,从“为什么要保护环境”“如何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垃圾分类的要点”以及“绿色生活方式的践行”等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他用风趣的语言分享了一个关键数字:我国垃圾总量中约80%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强调“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并向居民们传授了打造低碳家庭、守护生态环境的具体方法,引导大家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为环保贡献力量。

DSC_0040.JPG.JPG

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频。宜昌英杰学校学生邵子恩兴奋地说:“徐教授讲课太有意思了,在欢声笑语中就学到了很多环保知识,让我明白了垃圾其实是放错地方的宝贝,只要我们好好给它们分分类,很多东西都能变废为宝——像废纸可以做成新本子,塑料瓶能变成小摆件。这样不仅能节省资源,我们生活的城市也会更干净更漂亮。”

当看到海洋动物被渔网、塑料缠绕而丧生的画面时,小学生田钰兮深受触动:“我们一定要做环境的卫士,不乱丢垃圾!”

DSC_0043.JPG.JPG

居民杨大爷则对重金属污染有了新认识:“以前没注意,听了才知道乱扔废电池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以后一定放到指定回收点。”

讲座结束后,社区工作人员还向居民发放了垃圾分类宣传单和垃圾袋,详细讲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意义,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DSC_0021.JPG.JPG

据了解,本次讲堂由宜昌市生态环境局主办,稻草圈圈生态环保公益中心与二马路社区居委会承办。作为重点公益科普品牌,“宜昌生态公民讲堂”在2025年将持续深耕本地生态特色与实践,面向不同群体推出多样化活动,系统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绿色理念,为筑牢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社会根基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