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世运会 | 网棒为炬,热血不凉——记中国女子棍网球队

新华网 2025-08-10 23:50

新华社成都8月10日电 题:网棒为炬,热血不凉——记中国女子棍网球队

新华社记者季嘉东、丁文娴、宋佳

如果不是东道主身份,中国女子棍网球队可能没有资格出现在成都世运会的赛场上,但她们终究还是来了,带着黝黑的肤色和向强者学习的谦虚。

10日上午的女子棍网球第七名争夺赛,中国队不敌爱尔兰队,以第八名结束本届世运会征程。比结果更重要的是,她们的出现让许多中国人知道了这个项目,这便是她们坚持了十多年的意义。

故事开始于33年前,美国男子棍网球队于1992年访问北京体育大学,这是比较有可信度的资料里所记载的这项运动来到中国最早的时间。同年,彭静出生在湖北,两年后,父母为求学带她远赴美国。

生长在美国校园,彭静始终没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中文也说得并不流利。直到2019年的一天,彭静给中国女子棍网球队写了一封邮件,希望能加入球队。穿上球衣的那一刻,她终于找到了归属感。

“我仿佛把很多东西都找回来了,我和自己所传承的那部分中国文化重新链接。”彭静说,“在明尼苏达我没有什么中国朋友,所以每一次回国我都很享受,能学习中国文化让我很兴奋。这些女孩儿(队友)太棒了,她们教我汉语,我教她们英语。”

彭静自称是一个喜欢竞争的人,这驱使着她在成为母亲后重新走向赛场。“我通常早上5点起床训练,然后处理工作和家务。有时刚做完饭就得开会,晚上再训练或者做恢复。我有一个2岁的女儿,我真的感谢我的丈夫支持我,我离开家已经有一个多月了。”

8月7日下午,烈日当空,在成都世运会女子棍网球小组赛中国队和英国队的较量中,彭静努力奔跑、串联,履行队长的职责。肖潇在场边观察指导,这场世运会首秀她等了十几年,等到不再上场比赛,等到坐上教练席。

北京体育大学在1998年成立国内首支棍网球男、女校队,而后的十年间,棍网球运动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高校以学生社团的形式开展,但由于参与人数少,仅有部分地区举办小型“圈内”的交流比赛。

肖潇从2012年开始打球,在现在的球队里,球员周云江、姚赛东和教练莫棋雯等人都是她曾经的队友。肖潇曾经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篮球队的一员,毕业到上海工作后,被莫棋雯等人带着开始接触棍网球。相伴十几年,她们的情谊在一次次的挥杆、传球中愈发紧密。

8月7日是周云江的生日,比赛开始前场地里播放起了生日歌,为她的32岁生日庆生。周云江的本职工作是银行职工,在13年的打球生涯里她经常6点起床训练,然后再去上班,如果下班早的话再去训练,不论如何总能挤出时间。姚赛东2011年就加入了上海财经大学的棍网球社团,当时她还是信息管理专业的一名新生。

莫棋雯的棍网球生涯开始于2008年,是她们当中最早的之一,当时她在上海财经大学读书,是周云江、姚赛东等人的师姐。莫棋雯参加的第一届比赛是2013年在北京举办的亚太杯。

2014年,以同济大学学生为班底的中国男子棍网球队参加了在美国丹佛举行的世锦赛,中国棍网球第一次在全球最高水平赛事中亮相。和女队一样,这支男队也是由在校大学生自发组建,比赛费用由队员自己承担,组队和参赛程序也比较简单。

这届赛事在中文网站上鲜有记录,搜索“2014年美国丹佛棍网球世锦赛”,满眼是网球新闻;在百度贴吧“世界杯吧”里,一条十年前的贴文呼吁大家在享受巴西足球世界杯的同时捎带着关注这支中国队,但留言很少,还没有网页上的广告抢眼。

在成都世运会上,袁一帆是中国队的队伍管理兼翻译,他参加了2014年世锦赛。“那次我们在三十多支球队里排三十多名,感觉到和别人的差距真的好大。”

就是这样由一群热血大学生“拼凑”的男、女棍网球队,在十几年时间里,在亚太杯、世锦赛等比赛里,把“中国队”填写进世界棍网球的空白格。

国际奥委会确定棍网球为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新增项目后,国家体育总局在2024年底明确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和中国手球协会为棍网球项目管理单位。这些球员终于组成了正式的国家队,也收获了更多媒体和观众的注意。

棍网球运动经常被称作“小众中的小众”,而中国队和世界强队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在成都世运会女子棍网球三场小组赛中,中国队分别以大比分输给英国队、日本队、加拿大队。

但1992年埋下的那颗种子,总归是长出了嫩苗。借成都世运会和洛杉矶奥运会的机会,这株破土嫩芽,正在走向更远的梦想。

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的棍网球运动发展较好,而成都是“后起之秀”,近些年在许多学校广泛开展该项目并举办多年龄段赛事。成都大学棍网球队有16名队员进入备战成都世运会的30人集训名单中,张艺馨、陈丽、赵昕怡、成琳、曹灿灿5人进入了最终的12人名单。

成都世运会是这些大学生球员第一次代表国家队参赛,面对世界强队她们虽然稚嫩,但专心致志,发光发热。陈丽在四场比赛里打进三球,还为队友送出几次助攻。

“能代表中国参赛特别荣幸,我感到身负使命,也希望能让大家了解我们有这个项目。”陈丽说。

莫棋雯是木兰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这家面向女性的棍网球俱乐部于2018年创立,初衷是“至少在上海让大家有一个地方可以打球”。

“现在青少年也加入得越来越多,也希望给她们提供更好的环境。”莫棋雯说,“所以木兰俱乐部从过去以国家队成员为主,慢慢发展到有许多12岁以上的女孩们参加的俱乐部。木兰现在有三四十个成员,每周会有训练和比赛,有些比较喜欢打球的女生一周可能会训练三到四次。”

对于这次世运会的成绩,全队上下早有心理准备,能够和这么多传统强队交手已经是一种收获。

“这次总体符合我们的预期,甚至有一点点超预期。因为起步比较晚,我们还有很多需要积累和进步的地方。我们过去大赛经验不足,未来还是希望参加更多比赛,让大家尽快积累比赛经验。”莫棋雯说。

当问到从2008年一直坚持打球,直到今天完成了世运会的比赛是什么感受时,莫棋雯说:“我觉得是坚持,在坚持过程中有时候希望很渺茫,但只要相信,就能看见(希望)。”

现在,她们已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