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周向文、李玲玲)如何唤醒“养在深闺”的禹王城遗址?近日,武汉轻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的学子们交出了三份创意答卷。
该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黄冈市黄州区禹王街道,用脚步丈量乡野,用专业解码需求。在严圣华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沉入田间巷陌“听土地说话”:白天,他们携带测量工具走访农户、调研智慧农业园;夜晚,他们查阅史料、座谈交流,梳理古城千年历史脉络,寻找发展突破口。
调研发现,地处黄州区核心、毗邻武汉都市圈的禹王街道,坐拥古城遗址、舞龙灯、黄州剪纸等文化遗产,以及特色农业和便捷交通。周边密集的居住区与工业园区,更带来了充沛的潜在客源与劳动力。然而,禹王街道虽然资源丰富,却陷于缺乏综合性研学载体、产业升级的困境。
对此,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学子们设计了三个方案:“文化+农趣”研学乐园方案以遗址为魂,串联亲子研学、农业体验、生态休闲,打造集文化体验、科普教育、亲子互动、户外拓展于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农业示范园;“非遗+商娱”活力街区方案瞄准周边社区与园区消费需求,以“非遗活化”为核心,设计沉浸式展陈、历史情景剧等体验路线,让千年古城“开口说话”;“棉趣+童乐”主题空间方案以棉花景观串联区域,融入创意童趣游乐项目,实现文化体验与商业收益双赢,让发展红利惠及乡邻。
“方案深植乡土底蕴,饱含青春创意,为禹王街道提供了兼具实操性与前瞻性的‘青春方案’,展现了当代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担当。”指导老师严圣华评价。实践队员刘璐则在日志中写道:“实践让我明白,专业不只是纸上的公式线条,更是服务家乡的实用工具。村干部一句‘这些点子能给村里添新思路’,让我真切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