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连续4年举办爱心课堂,托起孩子多彩假期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08-01 20:08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通讯员 骆冬

7月24日,在黄州区赤壁街道汉川门社区暑期"爱心课堂"里,孩子们正用颜料调制彩沙,创作梦幻沙画,现场充满欢声笑语。这是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已连续四年推出暑期“爱心课堂”文明实践项目的一个缩影。

在赤壁街道印染社区,黄冈师范学院志愿者通过情景模拟开展防溺水教育;东湖街道六福湾社区,孩子们在互动游戏中学习自我保护;陶店乡袁家铺村的"爱心课堂"里,孩子们探索京剧脸谱的文化密码……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假期既充实又有趣。

据了解,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爱心课堂"项目推出以来,从最初的简单作业辅导,升级为涵盖安全教育、非遗体验、科学探索等多元课程,惠及城乡2000余名儿童。

精准对接需求,化解家长"看护难"

“有的村民白天要进城上班或者是在田地里务农,孩子一个人在家有安全隐患。我们根据各村未成年人数,开设了2个‘爱心课堂’,共有100多名小朋友参加。”黄州区堵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孩子一个人在家不放心,社区‘爱心课堂’有老师陪伴,还能学知识,我们家长很安心。"赤壁街道青砖湖社区的朱梓媛女士说。在黄州,像她这样的双职工或务农家庭不少,暑期孩子无人看护成为普遍难题。

像朱女士这样的家庭在黄州并不少见,孩子放假在家,家长们却因工作繁忙无法陪伴,孩子的安全、学习和娱乐问题成了家长们的揪心事。

为解决暑期“学生无处去、家长看护难”的问题,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对城乡范围内6至14岁左右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提供暑期服务,托起孩子们多彩假期。

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依托各级实践所(站),针对6-14岁儿童提供托管服务,并联合高校、社会组织等专业力量,打造"托育+教育+娱乐"一体化模式。堵城镇开设2个"爱心课堂",惠及100多名农村儿童;西湖社区孩子们在志愿者带领下做手工、学画画,笑容洋溢;土司港社区通过电镜照片展示微生物世界,激发科学兴趣。

高校+社区联动,打造专业志愿团队

在赤壁街道印染社区,黄冈师范学院大学生志愿者,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等方式,开展防溺水和道路安全宣讲;利用折纸的巧思、非遗漆扇的古韵,让孩子们感受“指尖技艺”带来的乐趣。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青春健康实践团志愿者,在东湖街道六福湾社区“爱心课堂”,通过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孩子们学习认识人际边界、辨别危险信号。互动分享时,童佳雯小朋友说:“我要学会保护自己,我要大声对坏人说不!”

"我们开展宣讲62场,覆盖千余名孩子,课程融入游戏和音乐,更受孩子们欢迎。"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团委书记廖娟介绍。

黄州区创新"社区搭台+高校出力+专业支撑"模式,联动黄冈三所高校的14支志愿团队,如"青春黄师""两湖星火"等,确保服务专业化。

建立长效机制,让"爱心"持续升温

为确保"爱心课堂"高质量运行,黄州区建立"需求调查—点位设置—志愿者招募—资源链接—项目总结"全流程机制。今年共招募360名志愿者,开设51个课堂,推出安全教育、非遗文化、科学实验等特色课程,真正实现"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一方面,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慈善总会,实施“一张纸”献爱心公益基金项目。项目基金为“爱心课堂”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保险,解决部分志愿者交通补助;另一方面,积极对接驻点社区(村)的市区直单位、爱心商家、社会组织为“爱心课堂”奉献爱心,倾情捐助,比如冷饮、书籍、学习用品、实验用具等物资,为孩子们营造出良好的暑期环境。

"我们提前做好充分准备,让课堂既有趣又有意义。"黄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这一暖心举措不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更成为黄州区文明实践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