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不容谣言添乱 造成严重后果将担刑责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31 23:36

近日,各地公安机关已对相关造谣者依法进行处理,公安部网安局公布了其中的4起典型案例。

吴某编造“洪水冲走钓鱼爱好者”网络谣言案

近日,保山网警在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河道河水汹涌视频称:“又一个拿鱼爱好者的生命没了”。经属地公安机关核实,该视频拍摄地点为昌宁县更戛乡某电站,近期,该地未发生人员失踪、溺亡等涉及人员伤亡的情况。保山公安机关依法对吴某给予行政处罚。

罗某某摆拍“两人被洪水冲走”网络谣言案

近日,昭通网警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两男子在湍急河流中逆水前行的视频,并配文称:“一会儿就淹死两个,这就是胆子大的下场”。经属地公安机关核实,视频拍摄地点为昭通市盐津县,罗某某为吸粉引流、博取关注,组织人员在该路段下水摆拍视频后发布至网络平台。昭通公安机关依法给予罗某成行政处罚。

白某某编造“洪水冲走三个娃娃”网络谣言案

近日,楚雄网警工作发现,一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布武定县公安局民警全力救援被山洪围困群众的视频。有网民在评论区询问事发地点和谁被冲走时,发布者回复“东坡”“三个小娃娃”。经属地公安机关核实,近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楚雄州武定县东坡乡部分路段出现积水淹没情况。期间,白某某为博取关注,在明知现场无人员伤亡,更没有儿童被洪水冲走的情况下,故意编造上述虚假信息,发布至网络平台。楚雄公安机关依法给予白某某行政处罚。

王某凤编造大连庄河市暴雨造成山体滑坡网络谣言案

7月22日,某网民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配文称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暴雨造成山体滑坡,引发网民关注。经核实,庄河市并未发生山体滑坡,视频中图片为网络图片。在确认该信息为虚假信息后,大连网警联合属地派出所将视频发布者王某凤依法传唤至公安机关。经询问,王某凤承认自己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故意编造虚假汛情信息。目前,王某凤已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博眼球蹭热点 盘点“网络灾难谣言”类型

面对汛情,真实、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然而一些涉及汛情的谣言信息,不仅误导公众认知,更扰乱防汛大局。这类谣言我们通常称它们为“网络灾难谣言”,具体有哪些类型?

张冠李戴型

通过篡改视频定位、替换背景音等方式,将其他地区的灾害画面伪装成本地事件,制造“身边发生灾难”的错觉。

旧闻翻炒型

将历史灾害图片或视频修改时间,伪装成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利用公众对汛情的关注度扩散转发。

虚构数据型

通过捏造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受灾面积等公众关注度高的数据,增强谣言信息的“冲击力”。

伪造救援型

虚构“堤防决口”“水库溃坝”等恐怖场景,冒用权威部门名义发布虚假信息,引发恐慌,干扰正常救援秩序。

夸大其词型

对确实发生的事件肆意“添油加醋”、将事实无限放大或捏造事件结果以博眼球、扰乱公众视听。

谎报险情 编造灾情 严重者将担刑责

涉汛情网络谣言伤害的不仅是公众信任,严重的还会触碰法律红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款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一千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相关条款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警方提示,汛情期间关注气象信息,提高防灾减灾的警惕性是好事,但对未经证实的信息应保持审慎态度,不盲从转发,莫让网络谣言给防汛救灾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