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肖沁文、黄雯静)7月29日,孝南区委党校同孝南区营商环境促进中心就全区国企管理层能力素质提升班的师资力量配备、课程设计等进行对接,推进孝南区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
今年以来,孝南区委党校按照党校分类建设要求,建立全员上讲台、全员抓调研的机制,倡导教职工写好理论文章、宣传文章、咨政文章三篇文章,练好调研、科研、课研三个基本功,提升教师能力素质。
全面发力,提升教学能力。建立“学、练、写、授、建”师资力量建设机制,让全体教师学习最新课程和前沿研究成果,反复进行打磨锤炼,写出优秀文章进行讲授,为发展建言献策。选派10名业务骨干到省市委党校跟班学、兄弟党校登台讲,走出去锻炼;聘请省委党校、省内重点高校名师名家讲课,请进来学习,在今年春季主体班,湖北智慧乡萌(AI Seed)智能科技研究院讲授的《AI深度认知课》,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万人,在全省县级党校率先组织人工智能授课进主体班课堂。实施年轻教师提能行动,采取“老带新”“一对一”“压担子”“壮筋骨”等措施,一周一练、一月一比、一季一评、一年一奖。建立“写(写文章、写课件)、审(审内容)、改(改进文章、改进课件)、评(股室、校委会分级评价)、推(向重点刊物推荐优秀文章、向省市党校推荐优质课程)”机制。实施“点亮行动”,围绕孝文化、麻糖米酒、纸卫品、支点建设、主城崛起备课讲课写文章,以槐荫船说、杨店万亩方、孝感首衡城开展现场课教学。先后赴安陆、仙桃、孝昌、钟祥、随县等地党校学习考察,签订《党校共享教学协定》,进一步加强在现场教学点、教育资源共享、异地办学等方面的合作。
全员参与,提升调研能力。实行全员调研机制。2025年上半年围绕中心工作,成立涵盖主城崛起、十大主战场、十大行动、支点建设、基金招商、孝文化、生态文明、基层社会治理、家校社协同育人、优化营商环境等35个课题研究组,实现排课、备课、讲课、撰文、献策全链条跟进。聚焦槐荫船说文旅综合体、杨店高标准农田、首衡城华中产业新城等重点项目,组织教师深入一线调研并开发配套课程,参与市级精品课评选。创新 “理论课堂+项目现场” 双场景教学,新增麻糖米酒传统产业升级、朋兴长风千亩方、杨店镇生态融合示范基地、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循着总书记亲临孝感的足迹等6个现场教学点,形成覆盖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领域的 15 个特色教育矩阵,推动教师深耕本土资源、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全链运行,提升咨政能力。构建多元咨政体制。创建学员期刊,刊登学员工作、生活动态和学员心得体会文章。创办《文昌阁》校刊,收集新思想、区领导和部门负责人理论文章、孝南产业发展调研,做到以文咨政。目前,已有2篇调研文章在市级(含市级)以上媒体发表,3篇调研文章转化成现场教学课件,4篇调研文章被区直有关部门、国有企业和乡镇作为汇报材料、现场解说词、新闻发布词等进行参考。当好基层宣讲主力军,结合春训、政治轮训,推进 “流动党校” 建设,今年以来赴各地各单位开展“流动课堂”30余场次,覆盖80%乡镇、60%部门,累计受众3000余人,推动党的政策理论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