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联万户①|孝南文昌阁社区:“走联帮”三户机制 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孝南融媒 2025-07-30 17:45

孝南区新华街道文昌阁社区以“社区综治中心”为枢纽,创新推行“走户户、联户户、帮户户”工作机制,联合湖北职院、槐荫社工等志愿服务力量,构建起覆盖养老服务、矛盾化解、重点人群管理的全域治理体系,探索出一条“精准化、专业化、常态化”的基层治理新路径。

走户户:精准画像,让服务“按需配送”

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整合资源组建“1+3+N”服务团队,由1名社区干部带领医护、社工、维修3类专业人员及N名志愿者,通过“入户面谈+线上问卷+电话回访”模式,完成2375户居民全覆盖走访,建立“一户一档”动态数据库。

针对老年群体创新“红黄蓝三色”管理法:对急需帮扶者每周走访2次,一般关注者每月1访,自理能力较好者季度随访。目前已完成32户重点群体建档,收录健康、需求等12类信息,梳理出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5大类42项需求清单,形成“需求画像——服务清单——责任认领”闭环机制。社区还联合湖北职院开展走访技巧、服务方法等专题培训3场,培育5名志愿服务骨干,提升服务专业化水平。

在矛盾排查领域,社区组建“1+3+N”矛盾排查专班,通过“入户走访+线上问卷+专项排查”相结合,2025年成功化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纠纷、楼板外墙脱落等群体性矛盾纠纷8起,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联户户:资源联动,让关爱“触手可及”

“以前一个人在家闷得慌,现在每周都去书法小组,和老伙计们写写字、聊聊天,日子充实多了!”72岁的刘爹爹说。社区根据“走户户”收集的需求,社区联合湖北职院13支服务队,成立了书法、舞蹈、乐器等老年人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营造互助氛围。创新“三定”(定人、定时、定责)结对模式,3名志愿者定向帮扶1名老人,每周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定期对关爱对象进行探望,并且提供“四个1”服务(每周1次上门、每月1次义诊、每季1次清扫、每年1次贺寿),构建稳定关爱矩阵。

对社区矫正对象、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同样实施“三定”帮扶机制,跟踪式管理,由社区干部、民警、志愿者组成3人小组,每月走访不少于2次,提供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服务。联合高校开设家政技能培训,帮助6名社区矫正对象再就业;为独居特殊群体配备智能手环监测健康。通过开展“邻里茶话会”“共绘和谐墙”等活动12场,引导2名社矫对象转化为社区志愿者,实现从“被管理者”到“治理参与者”的转变。

帮户户:纾困解难,让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每周六社区的康养中心总是热闹非凡。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的志愿者们正忙着为居民测量血压、提供艾灸理疗,一旁的老年人们笑着聊起家常:“这些孩子贴心得很,每周都来,我们心里暖乎乎的!”

“我是2020年加入志愿服务队的,平时就是对社区安全和环境卫生进行志愿服务,特别是三无小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维护,我既是志愿服务队的组成人员也是受益者,我参加了老年乐队,负责三弦和二胡等乐器,参加了很多文艺活动,既联络了居民之间的感情,又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78岁的老党员罗一才说道。

社区确定32户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志愿者结对每周三上门提供情感陪伴与心理疏导。常态化开展健康义诊、家电维修等便民服务,在解决生活难题中化解矛盾。如通过“家电维修进家门”活动,发现并调解邻里纠纷3起。结合“健康义诊”活动推动社区卫生站升级。

为强化养老反诈,社区组建“银龄护卫队”,定期巡查老年活动中心、广场等场所,及时制止投资理财等行为。联合派出所开展防诈情景剧巡演,用真实的案例揭露诈骗套路。开发“文昌平安码”小程序,实现线上矛盾上报、法律咨询等功能,为行动不便群体提供“代跑腿”“视频调解”服务,线上纠纷解决满意率达到了100%。

创机制:多元协同,让治理“充满活力”

“我们文昌阁社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湖北职院在我们辖区内,我们搭建校社共建平台,与湖北职院成立联合党支部,建立‘红色议事会’统筹服务计划,湖北职院13支志愿服务队伍精准对接需求,累计开展活动150余场,服务超5500人次。”新华街道文昌阁社区党委书记胡满堂说道。创新“双向激励”机制:居民志愿者推行“时间银行”,凭服务时长兑换体检卡、家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纳入高校学分体系,200余名学生通过实践获得认证。

“我们‘巾帼志愿服务队’主要由退休同志组成,对社区安全、环境卫生进行志愿服务,在全省公务员考试期间,我们全体人员出动,出门即穿红马甲,对考生进行指路、维护交通等工作。”“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赵望兰表示。50余名女性骨干组成“巾帼志愿服务队”,细分10个微网格开展服务,每日进行巡查、清理卫生死角、劝导规范停车,使电动车乱停放率下降60%。

文昌阁社区暑期爱心托管班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师生的精心组织下,孩子们体验了多元课程:手工课上,彩纸化作各式造型栩栩如生;硬笔书法课上,孩子们于笔墨间涵养静气;英语课堂以游戏互动点燃热情,开拓视野;《弟子规》诵读让传统美德浸润童心,激发了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享受学习乐趣。“社区的志愿服务对我们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我有两个孙子在社区的爱心托管班,孩子们一起做手工、做游戏、画画,既快乐又安全。”社区居民袁彩霞说道。社区还深挖“文昌阁”历史文化资源,建成村史馆,邀请青少年担任“小小讲解员”,开展“非遗小课堂”“文昌阁故事会”等活动12场,以文化认同增强社区凝聚力。

文昌阁社区通过“三户”机制,实现矛盾化解率提升、重点人群零脱管、养老诈骗案件下降的显著成效。未来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整合多元力量,将治理效能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样板。(崔夏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