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220千伏带电作业消除隐患,他们在“金属蒸笼”中守护城市运行“生命线”

2025-07-30 15: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欣 张恒 毛思哲)连日来,武汉持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37℃以上的高温“超长待机”,用电负荷也在不断攀升。面对长时间高温高负荷下出现的电力设施安全隐患,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以“能带电就不停电”的原则,向全市派出带电作业队伍,全力守护城市运行的供电“生命线”。

7月28日正午,骄阳似火。在位于武汉市江夏区的220千伏岳孙一回高压输电线路上,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带电作业班开展紧急“消缺”施工,用最短时间消除这条22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上导线接点发热隐患。

原来,在此前一天开展的无人机巡检中,运检人员发现,220千伏岳孙一回出现一处导电接点发热,必须尽快实施带电作业消除隐患。

据悉,这条220千伏高压线路是京广高铁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电力“大动脉”,跨越了运行繁忙的高铁、高速和重要输电线路等复杂环境,对高空带电作业提出了极大挑战,是一场名副其实的“与高温、与时间的赛跑”。

“我们作业线路的电压是220千伏,是家庭用电的1000倍。就算只有220伏,如果你触电了也是有生命危险。”坐镇指挥的国网武汉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副总经理任广林说,从1000倍这个就可以感觉到带电作业的风险有多大。

守护电网安全刻不容缓,尤其是在用电负荷屡创新高的极端高温时段。作业人员迅速穿戴全套装备,核心便是那身特制的屏蔽服,也被称为均压服。

即将登上30米高的电力铁塔,身穿屏蔽服的厉建昊显得非常从容。“这套屏蔽服能形成等电位体,保护咱们在高压电环境下免受致命电击。”厉建昊说,屏蔽服由细密金属丝编织而成,是作业人员的“保护甲”,但同时也是名副其实的“桑拿服”——密不透风,隔绝空气流动,将人体完全包裹。

从头到脚、从里到外,全副武装后,身着“银甲”的厉建昊坐上自动升降机,攀上36米的高空,开始对设备线夹上的发热点进行紧急处理。

头顶是炽烈的阳光,脚下是滚烫的金属构架。现场的温度计显示气温已超过55℃,此刻,厉建昊身上的屏蔽服无异于一个移动的“金属蒸笼”。按照严格的安全规定,在如此酷热下进行带电作业,每工作25分钟就必须下来休息至少20分钟,并进行有效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严防中暑。

对此,任广林也介绍,高温下作业的体力消耗巨大,补给至关重要。带电作业员补水必须少量多次精准补给:“我们选用含盐0.9%的功能饮料,每次只喝3大口,大约80毫升。一次喝太多也会加重胃部负担,反而会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汗水浸透了衣背,热气模糊了视线,高空中的带电作业人员用一次次精细的操作,从细微处消除隐患。任务顺利完成后,厉建昊回到地面。当他摘下屏蔽帽的瞬间,只见豆大的汗珠如雨般落下,头发像被水洗过一样。脱下厚重装备,衣服由内至外完全湿透,紧紧贴在身上。每一次呼吸,胸口都涌动着灼热的气息。

然而,短暂的休整之后,他们又将奔赴下一个守护夏日清凉的战场。正是供电人员这样的逆行与坚守,确保了在“超长待机”的酷暑里,将清凉与光明稳稳地传递到千家万户、工厂企业和城市运行的每一个角落,牢牢守护着这座特大城市的电力“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