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接力 这些大学生在咸丰清坪镇完成同一份作业

2025-07-27 21:56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秦雪芳、滕建英)7月25日,走进咸丰县清坪镇排峰坝村委会,楼梯间五彩斑斓的手工绘画宛如彩虹般延展,瞬间为略显陈旧的楼道注入了生机。拾级而上,教室里53双眼睛正全神贯注地追随着讲台上的身影——今天,他们的课程是体验非遗文化。来自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的“向阳花开支教队”队员李佳妮,指尖灵动,细长的竹篾在她手中神奇地变为一艘艘精巧的小船。孩子们屏息凝视,每一张仰起的小脸都如同渴求雨露的向阳花,每一双忙碌的小手都在感受传统技艺的脉动。

微信图片_20250727125223.png.png

学生体验非遗竹编。

“做这个竹编小船太有意思啦,”10岁的唐振玲头也不抬,手指灵巧地穿梭于青黄竹篾间,“原来山里到处都有的竹子,能变成这么宝贝的东西!”他骄傲地举起初具雏形的小船,眼中光芒闪烁,“我要把它做得最漂亮,送给老师们当礼物!”

李佳妮目睹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已不是她第一次被这样的瞬间深深触动。在农村,每年暑假都是家长们最为操心的时期,大部分父母外出务工,孩子们成为留守儿童,安全管理成为最棘手的问题。清坪镇排峰坝村联合驻村工作队——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开展暑期公益支教活动,开设爱心托管班,集中管理留守儿童,这已是法商学院学子奔赴排峰坝的第四个夏天。四载光阴流转,初心依旧坚定。

微信图片_20250727125240.jpg.jpg

职业模拟课程上学生体验医生职业。

“我们的学生来到这里,就是想让孩子们明白,山外的世界广阔无垠,而他们,值得拥有那片辽阔的天空。”驻村队员张老师道出了团队的心声。于是,法商学院的学科优势被巧妙地融入山乡课堂:庄严的“模拟法庭”在村委会活动室“开庭”,孩子们化身“小法官”“小律师”,在唇枪舌剑中初识正义与规则;热闹的“职业体验日”上,“小医生”“小教师”“小工程师”们有模有样,未来的模样在角色扮演的微光中首次变得清晰可触;传承千年的非遗技艺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知识不再局限于课本,世界的万花筒在生动实践中缓缓展开。

模拟法庭课程学生沉浸式体验。

“我在模拟法庭上扮演过被告和律师,这个课堂让我懂得了更多的法律知识,告诉我们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13岁的田昊山谈起模拟课堂意犹未尽。每年暑假来这里上课,已经成了他最期盼的事情。

这份倾注心血的付出,早已化作双向奔赴的暖流。“老师,你们明年还来吗?”

“老师,为什么每年都有不同的哥哥姐姐来呀?”

“因为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来爱你们呀!”课后,这些对话是孩子们毫无保留的信赖与期盼。村民们的目光里也满是赞许与感激:“这些武汉来的姑娘小伙们啊,心是真细,孩子放假天天就是在家看电视,满山跑,我们干农活也提心吊胆,交给她们我们放心,娃娃们天天盼着来上课!”

驻村工作队作为联结高校与村庄的关键纽带,作用至关重要。来自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的驻村第一书记吕蒙,既是“向阳花开支教队”的校内协调人,更是排峰坝村的“编外村民”。他熟悉村里的每一户留守儿童家庭。开课前,他和队员们走遍了全村,精准摸排了孩子们的情况,确保一个都不落下。

微信图片_20250727125234.png.png

孩子们在教室外自由奔跑。

“家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一些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我们特意开设了心理辅导课程,在不断地爱与被爱中引导他们变得开朗。”队长郭秀霜指着篮球场上奔跑的黄欣芮说,这位20岁的小姑娘将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弟弟妹妹,从小也在大山里长大的她更知道这些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村委会则是这场“暑期盛会”坚实的大后方和保障员。村书记舒继红主动承担起“后勤部长”的角色。教室的桌椅板凳不够?他立刻协调村民活动室的存货;队员们没有地方住?他提前联系好了镇民族中学宿舍。“她们大老远地来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更要做好她们的勤务兵!”他抹了把汗,憨厚地笑道。这份来自最基层组织的细致关怀,让支教队员们倍感温暖和踏实。

微信图片_20250727125218.jpg.jpg

全体成员合影留念。

25日下午的结营仪式,成为排峰坝村这个夏天最浓墨重彩、也最温情脉脉的注脚。村委会那栋由彩虹楼梯装点的小楼,化作了欢乐与不舍交织的海洋。郭秀霜和队友们与孩子们一一拥抱告别,许下“明年再见”的承诺。这份沉甸甸的期盼与信任,正是对清坪镇、排峰坝村委会、驻村工作队以及“向阳花开支教队”倾情付出的最佳回响。它不仅是对这一个月悉心照看的安心,更是对下一代能够拥有更广阔视野、更丰富可能性的深切期许。

图片1(1).png.png

音乐会后合影。

当李佳妮灵动的指尖将竹篾编织成孩子们手中承载梦想的小船,当钱坤坚定地敲响那充满稚气却不容置疑的正义之槌响彻整个模拟法庭,当陈怡然巧妙地组织大家扮演“小医生”“小老师”点亮了山乡孩子们心中懵懂的职业憧憬,清坪镇的山野清风、排峰坝村委会的鼎力支持、驻村工作队的穿针引线,与青年学子的热忱奉献、孩子们如饥似渴的成长渴望,共同谱写了一曲夏日里最为动人的乡村振兴与教育接力的交响乐章。这曲交响乐,在年复一年的坚持中,正悄然改变着山坳里的风貌,让每一朵“向阳花”都奋力转向山外那片更为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