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高圣虹、崔悦鹏、范斌)7月24日骄阳似火,荆州市沙市区观音垱镇枪杆村的水田里却涌动着清凉的喜悦。逐级成功送电后,国网荆州供电公司城区供电中心“红领尖刀班”班员们抹了把额头汗水,望着电动增氧机喷出的水花,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鱼塘边索师傅紧握着尖刀班员的手,黝黑的脸上笑开了花:“感谢供电公司专门为咱这一户架了2公里线,今年大丰收跑不了啦!”
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故事总与初心相连。枪杆村作为荆州市重点红色革命、延安精神教育基地,正乘着党建引领的东风推进乡村振兴。索师傅承包开发了最偏远的100多亩水田,以水产和鱼饵养殖为主,家就安在田边。距离村民集中居住点和最近的10千伏主供电源200千伏安变压器数千米。之前农业生产和生活主要靠延伸近千米低压线供电,存在供电半径长、末端电压和供电可靠性偏低问题。
该中心观音垱供电所工作人员上门走访发现了这个“孤岛”困境。经初步测算,这一户每年几千元电费收入,对比新增变压器及电力杆线50多万元电改投入,很难收回供电成本。但国网荆州城区供电中心一场特殊的立项讨论斩钉截铁给出了答案:“群众幸福感不能金钱算,乡村振兴电不能留死角!”
一声承诺,千钧行动。该中心实力践行“迎峰度夏当先锋电力保供我先行”主题党日活动,迅速开辟绿色通道,班子成员带领技术骨干多次赶赴现场踏勘、设计,踩着泥泞丈量每一寸土地。7月中下旬正值头伏天气,该中心天诚分公司和观音垱供电所50余名技术骨干组成“红领尖刀班”到枪杆村全面开工。田间路窄难行,就人拉肩扛深一脚浅一脚踏过去;高温炙烤皮肤,轮换作业不停歇;突遇阵雨来袭,雨停复工不耽误。连续7天早出晚归,新立的25基电杆如哨兵般挺立田间,2千多米高低压绝缘线织就安全电力网,新增电源点200千伏安变压器在田埂边筑牢供电根基。
此次升级改造优化电网结构后,极大减小了供电半径、提升了供电可靠性和质量,并为乡村振兴发展预留了充足容量。不仅彻底解决了索师傅用电问题,还吸引了附近11户新增报装用电,乡亲们纷纷表示要乘着电改的东风甩开膀子大力开发中高端水产养殖。
送电后,索师傅家的空调首次满负荷凉爽送风,电动水泵欢快运转声成了最动听的丰收序曲。“费钱费力的柴油泵‘下岗’了,农机家电敞开用,这‘红心电’真是送到了咱心窝里!”他和周围乡亲们笑容里,满含着对好日子的憧憬。
如今,红色村落在“红心电”的助力下愈发兴旺。这笔看似不划算的投入,算对了民生大账,架起了连心桥梁,更照亮了乡村振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