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杨梦帆)“清晨取快递、午后做理疗、傍晚跳广场舞,出门15分钟啥都能搞定,比城里住着还舒心!”盛夏七月,在海拔1800米的巴东县绿葱坡镇,重庆游客刘女士站在红色驿站前,望着往来如织的人群笑意盈盈。这个夏季平均气温20℃的鄂西小镇,正以党建为针、服务为线,织就一张覆盖15分钟步行半径的便民服务网,让避暑客从“短暂停留”变成“恋恋不舍”。
今年以来,绿葱坡镇以“干部素质提升年”六大行动为抓手,把“文旅康养年”作为锤炼队伍的主战场,通过“四大比拼”让干部在重点项目一线经风雨、长才干,其中党建红、康养绿、警务蓝三色驿站就是最好的练兵场。
三色驿站:串起高山上的幸福链
“过去游客来了就走,现在连重庆老人都把这儿当第二个家。”民宿老板田燕子望着驿站前的热闹景象感慨。
绿葱坡镇以红色、康养、警务“三色驿站”为支点,构建起“党建引领、服务联动、平安护航”的高原服务矩阵,让每一份需求都有回应,每一份期待都被珍视。
红色驿站里的“暖心密码”。“旺季保服务、淡季促治理”,红色驿站的党员轮班上岗、全年无休。成都游客田小姐在驿站刚办完旅游咨询,转身就赶上了“军民联欢会”:“党员志愿者帮我规划游玩路线,还邀请我去看联欢会,这服务很贴心!”驿站内,便携办证区、应急就医区、母婴哺乳区等功能区井然有序,小小驿站发挥爱心理发屋、“好邻居”缝补铺的职能传递人间烟火。今年以来,开展旅游咨询、纠纷调解260余次,特色活动35场,获得游客一致好评。
红色驿站志愿者为游客服务。
“绿葱坡的天,娃娃们的脸,说下雨就下雨,好在红色驿站这里有雨伞,不然我都淋湿了……”来自广东旅行团的游客们激动地说,道出“红色暖流”润物无声的力量。
康养驿站里的“中医浪漫”。“上次被划伤,下楼就得到专业处理,这服务太靠谱了!”武汉游客杨女士的亲身经历印证了“健康管家”的服务实效。作为鄂西首个党建引领型高山康养驿站,绿葱坡镇卫生院创新构建“1+3+N”服务模式: 1个党员服务岗串联导诊咨询、健康管家、绿色就医通道; 3支“康养先锋”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义诊,年均赠送健康药包约2000份;N项四季康养计划由党员骨干定制,夏季套餐融合避暑环境与中医特色疗法,提供艾灸、药浴等养生项目,“康养驿站”将专业高效的应急响应与特色鲜明的中医养生服务相结合,打造武陵山区健康生活新标杆。
康养驿站医生为游客诊疗。
今年驿站已服务游客超过1.2万人次,高效处置犬伤等突发医疗事件7起,举办“杏林之光”义诊8场。“党旗飘在药圃边,健康送到心坎上!”重庆游客王女士的点赞,映照出“党建红”与“中医绿”交融的温暖图景。
绿葱坡镇卫生院院长黄辉表示:“我们计划在驿站内开辟‘初心药圃’,种植20余种道地药材。驿站内的康养工坊将由党员名医坐镇指导,游客可亲手体验制作驱寒足浴包、安神香囊等养生制品,让传统中医药文化触手可及,打造独具特色的健康体验打卡点。”
警务驿站里的“银龄守护”。“感谢民警帮我识破‘低价游’的旅游骗局,还帮我找回丢失的钱包,这份守护比山景更暖心。”68岁重庆游客李婆婆的点赞,道出了绿葱坡警务驿站“银龄守护”的品牌温度。作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该所以党建为引领,将“警察蓝”与“党旗红”深度融合,针对老年游客超60%的特点,打造“旅游警务”服务站,依托“党员先锋岗”组建平安宣讲队,在滑雪场、康养中心设“流动宣传角”,通过“案例讲解+反诈手册+24小时专线”模式,今年拦截诈骗12起、挽回损失20余万元;同时推行“警力跟着游客走”的动态勤务,构建“15分钟应急响应圈”,快速调解抢车位、孩童摩擦等矛盾,联动救援陷泥车辆、突发疾病等7起警情。“在这里,警察蓝就是安全色!”武汉游客张先生的话,成为“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实践的生动注脚,平安已成为绿葱坡最温暖的名片。
干部“店小二”:把服务做到游客心坎上
“3分钟到现场处理投诉,这速度可不是吹的!”镇旅游办主任向永贵的底气,来自全镇干部的“全能修炼”。政府组织“店小二”服务礼仪培训,每日8至10人在岗。“游客要徒步,我们有规划好路线的宣传手册;老人不舒服,我们的中医健康管理师马上到。”党员干部的“全能”,让服务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从民宿规范到停车指引,从市场整治到环境焕新,干部们用行动诠释“服务无小事”。
民宿里的“品质承诺”。6月的民宿培训会上,“品质为先”成了关键词。“现在床单每天换,食材溯源可查,游客住着踏实!”民宿业主李大姐指着《经营规范告知书》说。这份涵盖营业执照、食品安全的“提醒书”,让全镇民宿从“住得下”升级为“住得好”,重庆游客王阿姨笑称:“比家里还干净,真有‘家’的温暖。”
派出所里的“警徽温度”。“让大家感觉像到家是我们的宗旨!”派出所教导员周良波抹了把汗,继续指引车辆。
“派出所院坝变停车场,还开放健身房、提供免费饮水,民警同志热情得像家人!”宜昌游客赵先生站在绿葱坡派出所观景台前,望着山下云雾缭绕的景色感慨。
绿葱坡派出所将“警徽温度”融入服务细节,开放所内院坝解决游客停车难题,增设饮水机、健身房、观景台等设施,打造“旅游警务驿站”;7名党员民警带头下沉,通过“人人是窗口、个个是形象”专项培训,熟练掌握旅游咨询、涉旅法规等业务,做到旅游服务“活地图”、咨询服务“零距离”、安全提示“零懈怠”、救助服务“零误差”,为有急事难事的游客开辟“绿色通道”,让游客更顺心、安心、舒心。
“在这里,警察蓝就是安心色!”武汉游客张先生的点赞,道出了绿葱坡警务驿站以“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实践,将便民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延伸至“最后一步路”,让高原小镇的夏日清凉更添人文暖意。
警务驿站民警与游客交谈。
集市上的“放心味道”。“以前路边摊乱糟糟,现在经过集中整治后又干净又安全!”武汉游客王女士举着烤玉米说。市场监管所的干部们每天巡查,规范摊贩位置、检查食材卫生,让烤土豆、农家菜既保留烟火气,又多了放心感。而党员包保清理国道卫生后,刘家荒村村民徐辉家门前的“老古董”没了,地摊经济火了,“逢考必过”小摊日均赚700元,游客多了,村民笑了。
“从‘单打独斗’到‘合力攻坚’,我们现在每日一调度、问题从来不过夜”,镇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胡建锋带领的暑期旅游专班,整合镇直部门、政府各办,在灯盏窝森林公园里日均疏导120台车实现“零拥堵”,在田家坪水库旁每日清理垃圾确保水质100%达标,干部下沉包保的“15分钟应急圈”覆盖全域。
如今,游泳馆、健康步道陆续建成,康养+研学的新业态正为小镇注入新活力,党建红、康养绿、警务蓝交织的15分钟幸福圈,已让越来越多“过客”变成舍不得走的“归客”,让1.2万余游客感受到20℃的夏天与37℃温暖的双重馈赠。
“下一步,我们将以三色驿站为支点优化服务链条,让15分钟生活圈更智能、更贴心;以干部大练兵为抓手,锻造懂旅游、善服务、能攻坚的文旅先锋,让‘干部变样子’带动‘绿葱换新颜’。”镇党委书记牟哲表示,只要始终抓牢干部队伍这个“牛鼻子”,绿葱坡定能织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锦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