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狄鑫 通讯员 洪静 实习生 周丹晨
7月18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武汉华中艺术学校获悉,今年高考该校共185名同学考取本科,全校本科过线率达到52.9%,其中各专业艺术高考本科过线率达到80%以上,连续五年本科人数过百,帮助无数考生实现了从中考落榜到圆梦大学的华丽蜕变。
该校以艺术高考升学为主,开设了美术、音乐、舞蹈和体育等热门专业,同时设有职普融通班等。近年来,在文化和专业双轨教学环境下,音乐、美术、舞蹈等专业学生考入一本院校的总人数逐年递增,让有艺术爱好和特长的同学,凭借专业特长敲开本科大门。
据悉,该校在2025年的艺术高考中,音乐专业最高分在湖北省排名第28名。美术专业最高分在湖北省排名第31名。舞蹈专业最高分亦在湖北省排名前列。由此可见,该校艺术专业办学条件扎实,师资力量强大,该校已在高考升学这条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舞台磨砺
“零基础”逆袭武音
三年前中考落榜后,黄莫言选择了武汉华中艺术学校音乐专业,起初他连五线谱都认不全。经过三年的磨炼,他凭借音乐校考80.48分,普通文化高考378分的成绩,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录取。
蜕变的原因,藏在学校搭建的文艺舞台里。高一时,黄莫言主动策划了音乐剧《虎门销烟》,课余时间写剧本、编台词,带领同学们用一个月打磨出15分钟的节目。后来,他还主持了国庆汇演、元旦晚会等活动,自信心不断提升;高二时,他加入美声四重唱节目《向往》,攻克音准难关;在十佳歌手大赛上,他凭声乐表演《山中》获二等奖……音乐专业钢琴教师韩笑说:“他越上台越兴奋,观众越多发挥越出彩,心理素质远超同龄学生。”
舞台上的从容,是台下日复一日地扎实积累。黄莫言每天在琴房练足六个小时,其他同学两周学一首曲子,他一周能拿下两首。遇到瓶颈期,他就追着老师问细节,翻查乐曲资料补课。韩笑老师提到:“他刚来时认不全五线谱,却凭着一股韧劲,把钢琴曲练得流畅精准,悟性和勤奋远超同龄学生。”
声乐不能靠自己瞎练,得靠耳朵辨、课堂磨。冲刺阶段,学校音乐专业声乐老师刘丽根据黄莫言的嗓音特点,精心挑选练声曲,帮他打磨声音的稳定性与集中度。
临近校考时,黄莫言因家庭条件想放弃,刘丽老师不断鼓励他:“你不考才可惜,物质问题别担心,我们尽力去冲!”她为黄莫言引荐艺术指导、提供录制声乐作品的合适场地,全程陪他打磨复试曲目。最终,黄莫言在复试伴奏失效的情况下,仍以清唱顺利完成考试,成功拿到校考合格证。
因材施教
舞蹈生雕琢逆袭之路
中考失利后转学艺术,能逆袭吗?舞蹈专业的何音璇,用长江大学舞蹈学专业的录取成绩单,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考入武汉华中艺术学校之前,何音璇已经学了十余年的拉丁舞。随着年龄和身体的发育,她经过自我分析和评判后,决定改学中国舞。“一开始身边全是反对的声音。”何音璇说。
拉丁舞重爆发,中国舞重韵味,两种发力方式截然不同。刚转舞种时,何音璇常因习惯拉丁舞发力而做不好动作。于是,她跟着学校舞蹈专业老师李娜重新学发力,练基本功,“李娜老师会用精准通俗的语言和动作示范,一点点帮我们抠细节,抬手角度、转身力度都讲得很仔细。”她对着镜子一遍遍调整,逐步适应了新舞种。
集训期间练习强度加大,老师们的指导也更具针对性。负责剧目教学的专业教师李纪经常加班帮何音璇辅导动作,引导她理解角色情绪;另一位舞蹈专业教师郭进康侧重即兴训练,鼓励她解放自我,探索身体的可能性。在三位专业教师多方引导、因材施教的帮助下,何音璇的舞蹈水平不断提升,对未来的目标也愈发清晰。
在梦想的驱动下,何音璇把努力藏进时间表里。她每晚九点下课后直奔练习室,练到11时30分是常态,有时录作业到凌晨。何音璇说:“我当天的问题必须当天解决,不然越积越多。”
何音璇妈妈说:“每次舞蹈专业月考,我都可以在手机直播上看到女儿,了解她的学习情况,学校管理特别细致。她考上大学我们特别高兴!”
勤问善钻
画笔勾勒湖美录取书
“没想到你能考上湖美,我们为你骄傲!”得知女儿被湖北美术学院录取,杨雨晨的父母既惊喜又欣慰。
初中在美术兴趣班埋下的种子,成了杨雨晨中考失利后新的努力方向。进入华中艺校学习美术专业后,她高一跟着老师系统学素描、色彩、速写。“老师会按每个人的基础制定计划,课堂上我们就能掌握专业技巧和要点。”杨雨晨说,色彩学习中,她的物体塑造能力较差,美术专业老师为她加课辅导,“老师找了很多优秀作品让我临摹,还反复地讲光影和结构知识。”经过反复地打磨,杨雨晨逐渐摸到了色彩的门道。
班主任余淇对杨雨晨印象深刻:“这孩子时间观念强、学习刻苦,总跑来办公室问问题。”杨雨晨不仅在学习上认真投入,还把对生活的热爱投射到创作中——她将同学相处的日常、放学路上的晚霞都画进作品里;闲暇时看《你的名字》《朝花夕拾》等动画电影时,她会特意琢磨其中的画风和光影,“2D、3D动画我都喜欢,我想将来进动画公司上班,成为一名动画设计师。” 杨雨晨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