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中心医院皮瓣“穿墙”术:巧修补高难度耳甲腔缺损

潜江市中心医院 2025-07-21 09:42

近日,在潜江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困扰了李先生(化姓)数年的难题终于找到了答案。

三年前,李先生发现右耳道口长了一小块黑点,当时并没有太在意。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小黑点逐渐增大,变成了“黑疙瘩”,不仅严重影响美观,更因为靠近耳道口,在日常清理耳朵或洗澡时容易被擦碰导致破损、出血。深感困扰的李先生决定来到潜江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寻求帮助。

接诊的鲁忠元副主任详细检查后发现,该肿物较大,且恰好位于耳甲腔,这里皮肤菲薄、皮下组织少,是耳部皮肤缺损修复的“高难度区域”。“常规方式把肿物挖除后,周围没有足够的皮肤牵拉缝合,强行植皮又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取皮区会留下二次疤痕;二是耳甲腔软骨表面植皮难以存活。用何种方式修复创面,是手术的关键。”鲁忠元解释。

为了确保皮瓣的成活率,在科主任刘业军的指导下,鲁忠元团队决定采用一种创新的手术方式,将耳后的皮肤转移到耳前,施行耳后皮下蒂岛状皮瓣转移术。

术中,鲁忠元团队精准地切下患者耳甲腔的肿物后,在耳后对称的位置,以耳后沟为中心做切口,取一块和缺损大小形状匹配的皮瓣,并谨慎保留下方连接耳廓的皮下组织蒂,这将是一条生命的“营养通道”。耳前耳后形成一个W形对称的小洞,接着,在耳廓软骨上打开一条通道,将耳后带着“营养蒂”的皮瓣,小心翼翼地通过这条软骨通道,从耳后安全地“转移”到耳前缺损区。

由于带蒂的皮瓣自带血供,即使耳甲腔皮肤薄、血供不丰富,皮瓣也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大大降低了缺血坏死的风险。手术团队将其妥善覆盖于耳前缺损处,精细缝合,用“良地”补“薄田”,达到功能与美观的统一。

术后一个月复查,转移的耳后皮瓣已完全与耳甲腔贴合。同时,因为耳后切口巧妙地设计在隐蔽的耳后沟内,愈合后瘢痕也不甚明显。李先生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困扰他多年的问题和潜在隐患终于消除。

潜江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专家提醒:头面部皮肤的肿物不容忽视,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存在潜在的恶变风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对于发生在特殊部位(如耳甲腔、鼻翼、眼睑等)的肿物,更应选择具有专业资质和丰富修复经验的专科就诊。(潜江市中心医院,通讯员:刘心瑭、郑诗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