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美院将民族团结主题美育思政课开到新疆博州

2025-07-21 15:23

图片5.png.png

“绘讲新时代”主题课程一《纹样对话》授课现场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范荣泽、邹文娟、郭子铭)仲夏博州,艺术传情。湖北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绘画学院团队跨越山河,将美育的种子播撒在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小营盘镇明格陶勒哈村。团队以“绘讲新时代”为品牌,精心为当地多民族儿童打造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生动的民族团结主题美育思政课。

为呈现一堂饱含深情的民族团结艺术课,团队启程前便投入精心筹备。成员们潜心研习蒙古族、哈萨克族以及汉族的传统图案、色彩偏好、民间故事与生活习俗。在指导老师悉心指导下,不仅分享藏族艺术元素,更深入解读各民族文化内涵与习俗,为课程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荆楚大地到西北边陲,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有生活方式的差异。初抵明格陶勒哈村,偏远的地理位置、干燥的气候与巨大的昼夜温差,成为团队成员身体与意志的双重考验。然而,他们迅速调整状态,白天深入家庭走访调研,专注讨论、会心笑容成为日常。团队学生负责人邹文娟感慨:“疲惫是真实的,但看到教案更贴合实际,想着孩子们期待的眼神,一切都值得。这是真正深入基层的淬炼。”

7月11日—15日,“绘讲新时代”美育思政课正式开讲。五大主题课程,以多元艺术手法为媒,点燃了博乐各族儿童的艺术热情与文化认同。

主题课程一《纹样对话》让孩子们通过线条勾勒与形态对比,探寻草原纹饰的灵动与鄂州雕花剪纸的韵律,在笔尖惊奇发现不同文化纹样和谐共生的美感。

主题课程二《版画印记》精选民族与楚地元素,通过丝网版画转印技艺在纸上叠加融合。象征团结的石榴元素成为点睛之笔,让孩子们在亲手印制中感受“融合的力量”。

图片3.png.png

主题课程三《毡房巧筑》聚焦空间与色彩,让孩子们观察毡房结构装饰,运用色彩搭配和形状组合,将对“家”的理解化作充满童趣的立体或平面作品,深化对本土文化的归属感。

图片6.png.png

“绘讲新时代”主题课程三《毡房巧筑》授课现场

主题课程四《蓝晒寻芳》回归自然,采集家乡草木,利用蓝晒工艺的化学显影,将植物的天然形态与精微纹理转化为独特蓝调影像,在光影魔法中体验自然之美与艺术记录的奇妙关联。

主题课程五《巧手生花》让扭扭棒在孩子们手中变幻出石榴花、郁金香等吉祥花束,鲜艳色彩与饱满形态,传递着团结与祝福的真挚情感。

“老师,这个卷草纹和剪纸里的花纹好像一家人!”课堂上,一位孩子兴奋的发现道出了课程真谛。五堂课,或解构纹样、或实践版印、或探索空间、或定格光影、或塑造立体,始终紧扣民族团结核心。艺术成为纽带,让孩子们在创作的喜悦与发现的惊奇中,不仅提升了审美素养与实践能力,更深切感受到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温暖力量,满载艺术启迪与文化自信的快乐。

图片1.png.png

“绘讲新时代”美育思政课程老师现场指导

图片2.png.png

“绘讲新时代”美育思政课程老师现场指导

画笔传情,色彩交融;文化碰撞,心灵共鸣。此次美育实践,不仅是一次技能的传授,更是一场文化的深度对话与情感的强烈共振,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深深播撒进孩子们纯净的心田。

图片4.png.png

湖北美术学院“绘讲新时代”品牌将持续深化美育赋能行动,发挥专业与人才优势,定期输送优质师资课程,构建常态化“乡村美育课堂”支持机制;联合挖掘研究博州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助力传承创新;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美育平台,促进城乡孩子共享艺术之美,共绘民族团结进步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