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婴离世家长获赔88万,律师回应拿走55万:他见钱眼开、不知感恩!律协最新通报

新闻晨报、广州律协、华商报、九派新闻 2025-07-18 10:51

日前,据大风新闻报道,广东一男婴医院离世后家长获赔88万,律师邓某拿走了55万代理费,家长认为上当,广州律协立案一年无果,引发关注。

17日晚,广州律协对此事件进行通报,称依法依规启动调查程序——

近日,网络平台有关广东泰某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邓某涉嫌违规收费的情况引发社会关注,广州市律师协会高度重视,立即进行核查。经查,2024年8月19日该会收到韦某相关投诉材料,于2024年8月27日作出《纪律投诉案件立案告知书》,并依法依规启动调查程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邓某律师还存在其他涉嫌违法违规执业行为需一并调查处理,目前该案处于听证阶段。案件的处理结果将及时公布。

广州市律协表示,对会员执业违法违规行为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宗,查处一宗,绝不姑息。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

【此前报道】

6月大婴儿在医院等待治疗时状况恶化尸检显示与吸入异物有关

1975年出生的韦先生是广西河池人,小学文化。20多年前,他前往广东打工。2019年6月5日,他的二儿子出生,然而仅仅6个月,孩子便夭折了。

韦先生说,2019年底,二儿子生病,在家附近的诊所治疗无果。2020年1月1日凌晨5时,因孩子出现咳嗽、咳痰、流鼻涕症状,他带孩子前往佛山市南海区第七人民医院就诊。因为当天是元旦,他带孩子赶到医院后,被告知医院急诊没人,让等待一下。

“医院当时没多少患者,但迟迟等不到医生。我问其他医护人员,他们一直让等,结果孩子没了。”韦先生回忆道,早上7时56分左右,他发现孩子状况恶化,便大声呼救,医护人员这才介入抢救。孩子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尸检显示,为呼吸道异物吸入致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死亡。

婴儿父亲投诉医院第二天

有律师主动打电话帮维权

韦先生说,此前,他认为孩子的夭折与此前在家附近诊所开的药有关,便投诉诊所。维权大约两年时间,最终法院判诊所赔偿2万元。

“后来我觉得在医院排队时间太久,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韦先生说,2022年6月17日,他向南海第七医院投诉。次日,他便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一名律师,姓邓,称可以帮忙去处理,“我不清楚他为什么能主动联系到我,但他对我的事很清楚,甚至知道我孩子在哪里出事。”

韦先生称,对方表示可以先不收律师费,等结果出来了,再谈钱,“当时没说律师费多钱,只问我想要多钱,我觉得耽误治疗应该得赔二三十万元,便给他大概说了一下。”

与科技咨询公司签协议

“赔偿金23万元以上部分作为乙方咨询费”

韦先生说,2022年6月18日,他与该律师见面,双方签订了一份《咨询合同》,上面写着乙方为“新诸葛(广州)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咨询费用为,乙方为韦先生(甲方)提供300个小时的法律咨询服务,韦先生所获得的医疗损害赔偿金23万元以上的金额部分作为支付给乙方的咨询费。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注意到,下方的日期打印着2022年6月,但未填写具体日期。

2023年3月1日,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受佛山市南海区某医调委委托,对韦先生孩子的夭折,进行了医疗过错鉴定。

2023年9月15日,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认为,南海第七医院在韦先生孩子诊疗过程中,存在对其病情不够重视,未尽到急诊负责义务,一定程度上错过最佳救治时机等过错行为,与韦先生孩子死亡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原因力大小为次要因素,过错参与度为16%至44%。

“律师说赔偿下来了,一共79万

我打印流水,发现实际88.8万”

“维权大约两年,一直是邓律师在处理此事,前后也没有给我说过。”韦先生说,2024年5月23日前后,邓某让他在一份《承诺书》上签字,“上面没写金额,他说签字就对了。”

根据韦先生当时拍下的《承诺书》显示,调解书编号,一次性补偿金额均为空白,后方有韦先生的签字和手印,但没写日期。代理人为“邓某”。

2024年5月31日早上,邓某和韦先生碰面。韦先生说,对方称赔偿下来了,让他带自己的证件一起去银行。他前往银行后,邓某转账了54万元,给他剩了25万元,“他说一共赔了79万元,多给我剩2万元。”他认为邓某不可信,便现场打印了银行流水。

银行流水显示,5月23日南海第七医院便将88.8万元赔偿款打入了韦先生账户,5月27日、5月29日,韦先生账户将两笔4.9万元转入邓某账户;5月31日,韦先生账户将54万元转入邓某账户。

“实际的赔偿金额是88.8万元,我当时就发现邓律师骗了我。”韦先生说。

律师回应:投诉是不知感恩,早前判赔5万

2025年7月17日,律师邓某回应九派新闻,称律协展开调查对他并未造成太大影响,认为自己行事问心无愧。在他看来,韦先生投诉是一种事后反悔且不道德的行为。

邓某称,目前为止他未受到任何处罚,因此也未影响正常工作。

被问及为何不在《承诺书》上写明具体一次性补偿承诺金额,邓某回答是以前的事,自己已不太记得。他强调本案是协议收费并非风险代理,后期也与对方达成协议并履行了合同,“从法律上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他说。

对于韦先生投诉一事,他认为对方是“见钱眼开”“不知感恩”。

邓某解释称,韦先生的案子较为复杂,韦先生以前起诉过诊所,法院就判了5万元。按照医疗鉴定结果,院方是承担次责,“后来通过我的努力,把(赔偿)比例倒过来了。没有努力,没有技巧,没有水平是做不过来的。”邓某表示自己将近六十,从业二十多年,从未遇到像韦先生这样的当事人。

“我很坦诚,我没有什么秘密,并且我也帮到了他”“我绝对不是厚颜无耻的人,我是有正义感的,能帮人家办事的人。”

来源:新闻晨报、广州律协、华商报、九派新闻

出品:荆楚网(湖北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