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热”推G318改建工程,构建“四镇同城”大交通体系

荆楚网 2025-07-17 18:16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付志林 熊英)7月16日上午9时,罗田县中部室外温度超过39°。战高温、抢进度、比质量,长达8.7公里的318国道县城至骆驼坳镇段改建工程战线上,一场热火朝天的施工竞赛正在上演。

在烈日下比拼

城郊界河旁,改建工程北端,罗田县大别山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主场作战。烈日下,三十余名施工人员挥汗如雨,十几台机器有序作业,路面铺筑与桥梁台背回填双线作战。

“今天必须完成400米单幅路面铺筑。”现场施工负责人孙莹介绍,施工队伍清晨6时进场,10时结束上半场战斗;下午3点半开工,7点收工。合理安排错时作业,细心做好后勤保障,全力以赴抢进度。

天高云淡战犹酣。通讯员 供图

说话间,西瓜、矿泉水送到“战场”,施工人员短暂“补给”后又迅速投入战斗。此时,没有一处阴凉的建设现场,头顶的“光”与劳动者、机器流动的“影”交织成一幅最美画面。

这里只是主场“部队”的两个主战场。在骆驼坳镇徐家湾,路基土石方填筑工程同步进行;在后方稳定土基层拌合站,工人全速生产,七八台运输车往返向前线输送“弹药”。

骆驼坳镇与白莲乡交界的凉亭河旁,改建工程南端,黄冈市楚通路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在长达3.92公里战线上客场作战。现场,新建的凉亭河二桥下部结构已经完成,施工人员头顶烈日,脚踏热水,正在进行河堤防护挡墙施工。

后勤保障供给。通讯员 供图

“力争十月底前完成桥梁施工,高质量打造一座长67米、宽达25.5米的三跨大桥。”现场技术负责人罗聪说:“面对持续高温天气,我们采取‘战’‘避’结合、多点作业方式,绝不拖项目建设后腿。”

罗聪介绍,该公司组织60余人、30多台机器,积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现场分四个班组分段作业。在骆驼坳镇学堂村境内,2处水沟砌筑、1处路基填充施工现场同样是一幅战天斗地的生动画面。

在开拓中奋进

2023年,罗田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积极争取,将318国道县城至骆驼坳段改建工程列入湖北省“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的重点建设项目。2024年,抢抓政策机遇,聚力申报,项目成功获得省发改委第三批“两重”公路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2068亿元。

项目推进中,该中心仅用1个月完成征地和前期组卷报批,5个月取得自然资源部用地批文,7个月完成全部前期手续,成为该县有史以来同类项目用时最短获批的项目,创造了“罗田速度”。

路面铺筑紧张进行。通讯员 供图

据悉,318国道县城至骆驼坳镇段改建工程按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工期24个月,总投资2.88亿元。该项目是罗田县“四镇同城”(县城与周边骆驼坳、三里畈、大河岸三镇)交通体系的最后一段,项目建成将实现“出城道路一级化”。

为加快项目建设,罗田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组建项目前线指挥部,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协调、技术两个专班进驻指挥部,一手抓服务和进度,一手抓质量和安全。截至目前已完成路基4.9公里、路面2公里,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32亿元。

车辆有序作业。通讯员 供图

318国道县城至骆驼坳镇段改建工程完工,该县3条一级进出城公路连接3个高速出入口,形成“3+3”路网体系;即将建成的综合物流园和骆驼坳、三里畈、大河岸三个综合运输服务站串联,形成“1+3”物流体系。

同时,大别山客运站与正在建设的楠竹林城乡公交综合服务站,结合现有的“20分钟一班”的半小时公交服务圈,形成“2+N”客运体系,罗田县“四镇同城”现代化交通运输新格局将闪亮呈现。

“力争提前至明年国庆节前完成318国道县城至骆驼坳镇段改建工程,为构建‘四镇同城’交通运输新体系画上圆满句号,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强力支撑。”罗田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