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城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悠久的建城史。阿尔戈斯眼科医院位于荆州城的黄金地段,紧邻荆州市人民医院。阿尔是它的昵称。1700平米的办公营运场所,50名员工,近2000万元的硬件投资。武器库里,几十万、上百万、数百万的尖端设备比比皆是。或许你眼里一个平淡无奇的仪器,其实它有显赫的身份,因为先进和精密而无比昂贵。在阿尔,更昂贵的是留美眼科博士后方家华、罗中华、王琦等多位资深专家,他们是阿尔成为业界翘楚的定海神针。
阿尔眼科医院的掌舵人张艺荣说:“人才才是阿尔价值连城的重资产。”司马迁《史记》里写:“水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荀子《劝学》里写:“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诚哉斯言。一个求贤若渴,礼贤才俊的老板; 一家脚踏实地,羽翼渐丰的公司,理所当然成为了人才积聚的洼地。
张艺荣身上有很多标签和光环。他现在最在意的是荆州阿尔眼科医院创始人的身份。这是他厚积之后的薄发点,有点毕其功于一役的意思。当然他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产业支撑,而且未来的规划也不局限于某一地点和某一领域。企业家的眼量和气度,让他在一地和多地,一域和多域之间审时度势,运筹帷幄。
我最在意的是他五峰籍的身份。这个在异地他乡闯出一片天地,在业界有着举重轻重地位的企业家,是我的老乡。这是我风尘仆仆,造访他的理由。解锁鄂西南大山深处一个青年才俊的成功密码,不管样本大小,对于家乡的追梦者都是意味深长地激励。不是探寻捷径,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瞬息万变,无一能复制套用。但坚韧进取,不言败不言弃,是五峰人的共性。于此而言,样本再小,都有探究和借鉴的意义。
张艺荣儒雅俊朗,待人平和亲切。谈吐不疾不徐,条理清晰。故乡大山的坚毅沉稳是他的底色,浸染时代风尚的兼容并蓄是他的自然流露。他在自己的思维和思路里侃侃而谈,行云流水之间,又能聚焦于交流者的问询,契合众人的情绪和频率。确实是一个高段位的沟通者。
他的故事,就像茶案上茶壶里渐渐舒展的茶叶。泡开了,芳香四溢,滋味绵长。追溯一杯茶的源头,得回到山岗的茶园。追忆一段沉淀悠久的岁月,得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故乡五峰的山水和亲人,是缠绕在游子心头的青藤。遇风得雨,藤蔓的触角四面八方延展,张开一面大网,青枝绿叶葳蕤,枝繁叶茂蓬勃。
1985年,张艺荣出生在五峰和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交界处的一个小村庄。隶属于渔洋关镇涨水坪村,小地名叫小龙潭。这里群山巍峨,人户稀少,他家的房子坐落在云龙山顶。小学在谷底的九柳坪,上学时从山顶到谷底,放学时从谷底到山顶。五六里山路,得走一两个小时。冬天黑得早,放学时妈妈会拿着火把来接他一程。妈妈和火把,是那段最陡峭山路的守护神。大黄狗比妈妈接得更远,它像箭一样奔向小主人,嗅着张艺荣的裤管,转圈撒欢。童年忠实的小伙伴,相伴的慰藉和温暖,是难以言喻的。它让贫瘠里生出富有的温情。爱才是治愈童年的良药,贯穿一生。张艺荣兜兜转转,选定做一个光明的守护者,童年的火把,是象征,也是伏笔。
比上学路途更艰难的是窘迫的家境。张艺荣的父亲病时,正值壮年。在乡下,肩挑背驮的劳作多,男人是家里的顶梁柱。男主人病了,一个家无异于塌了大半边天。家里的重担落在母亲柔弱的肩膀上。母亲没有抱怨,大山的女儿就像大山一样隐忍和坚强。自立自强是一种无声地传递,小小少年一心想着要为母亲分担艰难。他节假日时,从涨水坪街上批发了打火机、方便面等一些小商品去跑山,收购回土鸡蛋、中药材等山货。没有现金也难不倒灵活的他,他把物品互算价格,以物换物,赚取差价。这是张艺荣最早的商业实践,不仅帮助风雨飘摇的家庭渡过了难关,也完成了一个少年的商业启蒙,培养出大道至简的商业头脑。
走街串巷的小商小贩生涯,贯穿了张艺荣从小学到高中的求学时代。他笑着说,商业是社会繁荣的推手。我好似这推手中的微末。可世间事大抵如此。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一丝风能掀起一片树叶,一缕风就可以掀动一根树枝。苦难虽然不值得被歌颂,但多舛的命运磨砺出他坚毅的性格。点点滴滴的经历都是张艺荣能量的积聚。有朝一日,曾经的光就会映照未来的路。
2002年,张艺荣从鄂西南飞到祖国的最南端,到海南读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商场营销。其间到深圳大学做了半年的交换生。经济特区浓郁的商业气息与他与生俱来的商业天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勾连契合。2005年大学毕业后,张艺荣在深圳就地转换,进入职场。第一站在宝洁公司做销售,不到三个月,因为骄人的业绩,晋升为深圳城市负责人,管理1700多名促销员。随后晋升为华东区域负责人,管理13000多人。2008年,他到霸王公司任职,担任品牌事业部负责人。一手策划了子品牌“木草堂”的从无到有,一炮而红。2010年到2012年,他投身葛瑞中国(WPP),担任中华区运营总裁。在职场,他一次次上演了从基层销售,到管理万人团队负责人的晋升奇迹。
我很好奇他的选择。请教张总:“这些岗位,个个已然是草根在职场的天花板。按张总良好的上升势头,更进一步也是水到渠成,指日可待。可为什么屡次激流勇退,频频跳槽?”张总眼神里,藏着千山万水的过去。他说:“走出大山,才看到外面的世界如此广阔。总想着在有限的时间里,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于是用新的岗位来测试自己的潜能和上限。如果经历是财富,那么这些储备,是为了更好地靠近故乡,回到故乡。”
2013年,张艺荣背起行囊,装满豪情万丈,作别异乡,回到宜昌。经过审慎比选,加盟爱尔眼科医院。担任营销总和CU助理。当年底,管理层就祭出大手笔。他全程参与了“合伙人制”的设计、实践和推广。2014年,他负责实操“合伙人制”的第一家样板院。走出了从0到1的规范化可复制之路。2015年,宜昌阳明医院被厦门大学附属眼科中心收购。聘请张艺荣担任华厦眼科湖北省投资总经理。他在华厦的第一件漂亮作品,是成功并购恩施州慧益眼科医院并统筹管理。这次跨区域成为版图扩张的范本。2016年到2020年,张艺荣担任湖北大区CEO,肩负开疆拓土的重任,移师荆州。推动华厦眼科在荆州的立项、落地、营运、成长。
8年的履历年谱虽然简洁,可其间奋斗的艰辛,奔忙的汗水,博弈的智慧,成功的喜悦……一样都少不了。就像筋骨里繁复的肌理。虽然再次更换过门庭,但他笃定于选择的眼科事业,执着于这个赛道,成长为操盘手中的佼佼者。彼时他的行业咨询费,达到了每小时5000元的行情。
2020年10月是张艺荣人生的分水岭。他的身体亮起了红灯,确诊为免疫系统的疾病,万幸不是症状极其相似的白血病。医生给出了休养两年并接受免疫治疗的意见。面对张艺荣的离职申请,老板开出“两年留薪+控股”的优厚条件,然而张艺荣去意已决。一面感谢老板的知遇之恩,一面毅然决然离了职。他兑现了自己的原则:要自己命的事不做,要违背自己原则的事不做。
张艺荣摒弃了免疫治疗方案,选择了中医食疗。黄精、桑黄、冬虫夏草等一些中药材是他的选项。他一次次回到五峰小住,陪伴父母,休闲康复。在山水里完成治愈,在亲情里自我修复。在故乡的日子,他把来时路一次次回望、回想。自己还年轻,不可能就此退休。他要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自己钟爱的事业,实践自己的夙愿。真正为自己活一把。他决定自立门户,单飞。2021年,张艺荣独资注册了阿尔戈斯眼科医院。名字取自希腊神话中的“百眼巨人”,寓意“守护光明”。
自己的病痛是悬壶济世的人解除的,自己也该做这样的人,帮助他人去除疾苦。经历了生活和生命的劫难、洗礼与涅槃,人生至此,张艺荣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懂得“光明”的真谛。也更能驾轻就熟,懂得如何举重若轻去规划人生,实现理想。小时候,他见过太多乡亲因为眼疾而生活艰难,太多莘莘学子因为眼疾而前途受挫。后来,他见过太多重获光明者滚烫的泪水,宛若重生的幸福。从一个追光者,成为一名手执火把的光明使者,是张艺荣从前和未来的路。路途遥遥,只要其心光明,就不惮于前行。光明的事业,自然其道大光。
2022年5月,身体康复后的张艺荣,如期启动医院实体建设。7月建成,投入试运营,小半年完成了200多万的营业额。张艺荣说,公司前三年,乃至四年,要养,要输血,要反哺。第四年基本可以达到收支平衡。靠啥养?靠啥输血和反哺?张艺荣在宜昌和荆州各有一家做医疗配套的全资公司,来支撑荆州阿尔医院的哺乳期。其实阿尔眼科医院在建设和营运中,无数次得到过资本的青睐,但他态度鲜明,拒绝了各路游说。十年磨一剑。这是他确立的赛道和风口。他不想逐梦的路上被掣肘、被干预、被左右。
未来都在预期的轨道里循序渐进。2025年7月,阿尔医院就可实现全眼科的目标。每走一步,蓝图清晰,步履坚实。人才是张艺荣的底气。比方宜昌市中医院眼科主任罗中华,是荆州阿尔医院的业务院长,医术精湛,3分钟即可完成一台白内障手术。这样的好医生,阿尔不在少数。就连北大医学院解新教授领衔的眼科医疗团队,也正计划入驻阿尔医院。
为什么选择这个主赛道,作为一生的追求?较之当初筹建阿尔医院时的认知,张艺荣有了更为宏伟的考量。他说,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青少年近视率每年下降0.5个百分点是刚性工作目标。以荆州为例,2025年青少年人数有800万人。宣传、科普、普查、建档、预防、治疗等一系列工作要做,工作量可想而知。亟待专业高效的团队来补位、来组织实施。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惠及千家万户的孩子,更好地报效祖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项伟大的事业,正是张艺荣孜孜以求,想要投身的万里洪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国分担,为民服务,这份责任感和使命感,足以使其成为一名优秀乃至伟大的企业家。
张艺荣的成功不仅仅是运气和偶然。他相信墨菲定律,由此可以推断他比常人呈几何倍数地付出。未雨绸缪,有备无患,都是成功的要素和前提。“用最初的心,做永恒的事”是他的信条。除了如数家珍的专业学问,津津乐道的商业策划,张艺荣总会不由自主谈到五峰。他憧憬带着企业回家,搭建出游子施展拳脚的舞台。他期许的回家,对家人是安慰,对家乡是回报。游子情深,以爱回响。他刚刚签署了一份企划方案,五峰籍居民到阿尔眼科诊疗,一律享受最低四折起优惠,并报销往返车费。他说起回家经常光顾的餐馆,有便民农家乐、有陈奇闻餐馆、有青溪小院……寻常巷陌,山水之趣,人文之乐在这一刻具象化了。恍然此际不在古风泱泱的荆州城,而在五峰的青山绿水之间。
茶淡了,情浓了。张艺荣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件书法作品,题为“欣欣向荣”。是隐喻,是愿景。当年那个在山路上奔跑的少年,纯真依旧,其心光明。专注的事业,广阔恢弘,其道大光。江湖上总有些传奇,始于微芒,成于光明。就像张艺荣的故事,以梦作浆,前路浩荡。
文/向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