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民警巧用无人机热成像,24小时内寻回走失的七旬婆婆

荆楚网 2025-07-17 14:23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宋明明)“就是这,老人在这!”7月12日21时许,一阵激动的欢呼声打破乡村宁静的夜空,嘉鱼县公安局陆溪派出所运用无人机技术,接警24小时内,找寻到失踪的七旬老人陈婆婆。

图片7.jpg

老人家人送来锦旗。通讯员 供图

这场及时的救援生动展现了“科技赋能警务实战”的强大威力,更为基层警务工作注入了高效便捷的新动能。

7月11日22时许,嘉鱼县公安局陆溪派出所接警电话铃声骤然响起,电话那头传来焦急的声音:“我是陆溪镇花园村村民,今天中午14时许,我家中70多岁的母亲离家走失。我们发动亲属找了七八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她因高龄记忆衰退,身上也没带手机,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只有求助人民警察了。”

此时距离老人走失已经8小时,陆溪派出所民警姚俊立即调取附近监控视频没发现任何活动轨迹,并组织所内民辅警们围绕老人消失地展开拉网式排查。同时组织村组群众及家属多方搜寻。

在搜寻芦苇荡、沟渠、废弃房屋后均未发现老人踪迹,每一分钟都在加重大家的焦虑。

由于附近的地形复杂,尽管民警发现几处被人为踩踏的植物痕迹,但线索最终在进入延绵的芦苇荡后中断,搜寻工作面临重重困难。时间飞逝,随着夏季气温攀升,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体质孱弱,且在野外长时间未进食饮水,随时会有生命危险。

7月12日中午,依托市县一体化快反协同机制,咸宁市局指令巡特警支队应急处置,5人迅速携带搜救犬2条,无人机2台和热成像等设备,于15时许赶赴嘉鱼开展工作。

特警队员抵达现场后,立即与派出所民警及家属展开沟通,详细梳理了相关信息。由于当晚骤降暴雨,泥地阻滞警犬,雨水抹去踪迹,警犬搜救多时未果。尽管线索显示老人朝山上走去,且发现的痕迹也指向山上方向,多次沿此方向搜寻后,警用无人机再次升空。

图片8.jpg

无人机搜寻图像。通讯员 供图

“老人可能并未持续上行。”特警队员大胆提出逆向思维,认为重点搜寻芦苇荡区域或许更为有效。21时许,民警操作无人机上的热成像设备在延绵的芦苇荡里来回搜寻,在紧张的气氛中,时间悄然流逝,广袤的芦苇荡在屏幕上缓缓移动。

“注意!有亮点闪烁,这里好像躺着一个人。”经过数个小时的紧张搜寻,一声呼喊突然打破了沉闷的氛围。

无人机的高清镜头穿透茂密的芦苇荡,在一处隐蔽的芦苇荡中,捕捉到一个蜷缩的瘦弱身影。经家属和现场民警仔细辨认,正是走失近24小时的老人。操作手屏息凝神猛地按住摇杆,控制无人机近距离查看,周围搜救人员迅速往亮点区域合拢。

熟悉山路地形的派出所民警迅速带领大家赶到老人身旁,第一时间检查老人身体情况,并递上矿泉水,帮助老人补充水分。幸运的是,经初步查看,陈婆婆精神状态正常,无受伤情况。经家属送医后初步检查,老人生命体征平稳,身体并无大碍。

7月14日,嘉鱼县公安局陆溪派出所的院子里格外热闹。几天前被成功找回的七旬老人陈婆婆的家属,怀着激动又感激的心情,将一面写有“服务热情 廉洁高效”的鲜红锦旗送到了派出所民警手中。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不分昼夜地搜救。”陈婆婆的儿子紧紧握着民警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激。他回想起老人走失的那近 24 小时,全家人的心都揪着,是派出所民警迅速响应,联合特警支队运用无人机等科技设备,最终在芦苇荡中找到了老人。

嘉鱼警方在此提醒:若家中有老人因高龄导致记忆衰退、认知障碍的老人,建议提前为他们佩戴写有家属联系方式的联系卡,或配备防走失定位设备。一旦发现老人走失,应立即向警方求助,为救援争取宝贵时间,最大程度保障老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