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独一份 秭归脐橙何以四季尝鲜?

湖北日报 2025-07-16 07:27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屿

通讯员 陆平波 刘宝 实习生 万漫 刘佳一

盛夏7月,秭归呈现一幅别样的丰收画卷:峡江之畔,崇山峻岭间的脐橙种植园里,果农忙碌采摘;无人机从树梢掠过,将果筐送达公路上的冷链运输车;加工车间,脐橙被加工成罐头、橙汁、糕点。

以前,只秋冬有橙,如今,四季有橙。

2024年9月,湖北发布脐橙产业报告:湖北成为世界仅有的“四季有鲜橙”省份,“秭归脐橙”品牌价值超过100亿元。

“四季有橙”如何在湖北实现?

三峡水库+柑橘院士=四季有橙

三峡水库调节温度,使秭归成为暖冬气候区。“独特地理环境让种植夏橙等晚熟品种成为现实。”秭归县果茶发展中心主任廖胜才说,上世纪80年代以前,秭归大多种植普通甜橙。“柑橘院士”邓秀新来到秭归,帮助选育推广新品种,秭归脐橙出现转机。目前储育品种130多个,根据海拔高度种植不同品种。

秭归县柑橘良种繁育中心主任曹立新介绍,秭归形成高海拔种中熟、早熟,低海拔种晚熟的脐橙种植格局。早中熟品种巩固传统市场,晚熟柑橘主攻3月至5月市场空档期。

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四季有鲜橙”的独特模式由此形成。

秭归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四季产鲜橙”的地区。

入选国家地理标志典型案例

4月21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地理标志分论坛上,秭归脐橙作为湖北唯一代表入选国家典型案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创建经验向全国推广。

秭归脐橙在标准化领域确立显著优势。秭归出台《地理标志产品·秭归脐橙》省级标准、《秭归精品柑橘园建设规范》等系列标准,居全国领先地位。秭归还制订脐橙产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方案,确立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价格等30余项标准。全县社会化服务主体56家、服务队伍2700余人,带动4.2万户橙农融入脐橙全产业链,年均节约成本1.4亿元,实现亩均种植纯收入过万元。

过去农业数据只记载在农技人员手册里,橙农无法及时获知和利用。秭归搭建三峡柑橘产业平台,将全县地形地貌、土壤气候、品种规模等方面数据整合起来。橙农打开小程序,系统便会自动定位地址,生成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为农民优化种植提供全流程数据支撑。

全县近40万亩脐橙都有“数字身份证”,从种植管理到市场流通,均能实现全程智能化、精准化控制。

跻身“一带一路”推广清单

202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推广清单,“秭归脐橙”名列其中,大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今年2月25日,“秭归脐橙”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合作协议签订,实现品牌共建、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新阶段。“秭归脐橙供应链平台”上线,涵盖供应链交易、供应链金融、社会化服务、供应链管理、数字驾驶舱五大模块,为脐橙销售赋能。

4月1日,东方甄选直播间来到秭归,当天直播售出伦晚脐橙8万件,销售额突破400万元。

“今年我们启动千城万店计划,与全国排名前十位的连锁水果企业合作。”长江边儿公司负责人郑玉芹介绍,秭归脐橙覆盖全国6000多家A类门店,伦晚单品售出超千万斤。

4月22日,沙特阿拉伯经销商伊纳德站在水田坝乡龙口村观景台,举着手机拍摄“花果同枝”奇观说:“我要把四季有鲜橙的奇迹展示给世界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