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漫步于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小康营乡徐家峡村,一座座青瓦黄墙的农家屋舍错落有致,村前溪流清澈见底,成群的白鹅与芦花鸡悠闲觅食;彩虹步道两侧,农事场景等题材的彩绘墙色彩鲜明、生动有趣;文化广场上,峡口水车悠悠转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游玩。
徐家峡村一隅。人民网 席娟娟摄
“这里景色很美,可以体验的项目也很多,不虚此行。”在村口的藤编草帽凉亭里,来自兰州的游客李莉霞和朋友们一边欣赏四周的风景,一边享用当地的特色美食。
徐家峡村的龛谷书坊。人民网 席娟娟摄
沿着彩虹步道向村子深处走,在榆中县图书馆分馆——龛谷书坊内,各类图书整齐排列。“我们对所有的图书都进行了编码,录入了系统,借阅很方便。”书坊管理员小张说,“我们还与省市县一些单位联合举办了‘新时代阅读季’等系列活动,引入优质文化资源,让书香浸润乡村。”
2024年以来,榆中县谋划打造“龛谷风韵”“夏满蔬香”“秀美兴隆”等1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涵盖18个乡镇95个发展类村庄,总长度99公里、93平方公里,覆盖农户4.64万户15.28万人,全力构建“亮点纷呈、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辐射周边”的农文旅融合新格局。
“‘龛谷风韵’示范带依托龛谷峡、徐家峡、唐家峡自然风光、老家·浪街旅游景点及浪街村、洪亮营村、王保营村设施农业,打造‘龛谷风韵周末休闲游’,通过农文旅融合、以旅促农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小康营乡党委副书记周辉说。
老家·浪街旅游景点。人民网 席娟娟摄
来到徐家峡邻村的浪街村,映入眼帘的是老家·浪街景区门口一座高耸矗立的古楼门。穿过古楼门进入景区,仿古一条街上的小吃店、小商铺鳞次栉比。
“这是用当地亚麻草编织的坐垫、帽子、凉鞋,亚麻纤维柔软舒适、冬暖夏凉,都是纯手工制品。”在永清指尖工坊内,店主樊永清热情地为游客介绍产品。
永清指尖工坊内的手工凉鞋。人民网 席娟娟摄
樊永清经营的这家麻制品工坊,被省妇联列入甘肃省陇原巧手示范基地。“我们的订单大多来自浙江义乌,有订单时,我会组织本村和周边村里的妇女加工制作。”樊永清说。
眼下正是头茬高原夏菜大量上市的季节,在王保营村的高原夏菜保鲜冷库前,村民黄维虎正在将一筐筐菜花整齐码放进冷库,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武鸿弟看着满库的菜花感慨,“现在安徽、广东等地的订单很多,村集体收入增多了,村民的腰包也鼓了。”
王保营村冷库内储存的菜花。人民网 席娟娟摄
产业兴,村民富。去年以来,王保营村整合村集体资金、东西部协作资金等,流转村民土地建成128座温室大棚和配套保鲜冷库1座,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采摘农业,种植芹菜、菜花、樱桃、油桃等。
从徐家峡的绿水青山到浪街的烟火人间,再到王保营的果蔬飘香……“龛谷风韵”示范带的建设,恰是榆中县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鲜活注脚。当地以示范带建设为笔,以山水为卷,正精心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