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明珠,大美宜都。千年古邑宜都位于两江交汇处,水是宜都的根脉与记忆。如今,伴随长江大保护战略号角的嘹亮吹响,宜都正以水的灵动智慧与坚毅韧劲,奋力书写着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宜都市在长江与清江交汇处,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自古舟楫往来如梭,贸易繁荣昌盛。水运的便利为城市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机,成就了昔日“黄金水道”的盛名。然而,当时代的脚步迈向生态文明新阶段。水,不再仅仅是可资利用的丰沛资源,更是必须精心守护的生命命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宜都人深刻体悟到,只有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自然规律,尊重水的内在生命价值,才能在时代洪流中获取更深厚的发展力量,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宜都。
水的柔韧与刚毅早已深深融入宜都这座城市的文明,宜都人以“向绿而行”交出一份坚定的答案。曾经面对长江“十年禁渔”的庄严号令,宜都毅然告别千百年来“靠水吃水”的传统生计模式。昔日渔船停泊的江岸,如今已是一幅幅退渔还湿、绿意盎然、水鸟翔集的生态画卷。这不仅是一场艰难的生产方式转型,更是一次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贯彻。在绿色转型中,宜都人没有退缩,他们以水般顺势而为的智慧,积极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当江豚再次在碧波中欢快跃动,当消失已久的珍禽重返湿地家园,再次体现出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
水的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宜都人的血脉与灵魂。从古至今,无论是抗击洪患的众志成城,还是疏浚航道的不屈开拓,水的包容与坚韧,水的灵动与奔涌,塑造了宜都人迎难而上、勇于创新的独特品格。面对转型路上的重重挑战,宜都人正是凭借水的韧性与智慧,既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红线,又勇于探索创新,在绿色发展的广阔航道上乘风破浪。
水润千年,泽被万物。宜都的成长,是一部对水的认知不断深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启示录。水的流淌与更新,正是时代永不停歇向前的隐喻。
近年来,宜都市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方针政策,改善水质量生态围绕,强化工作措施,狠抓水环境治理,改善水生态质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水安全保障。
宜都向绿而行的每一步探索,都是对长江母亲河的守护。当下,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秉承系统思维、坚持系统治理,宜都有条件更有信心,把绿色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这方两江交汇的沃土,在水的智慧与韧性的持续滋养下,努力将绿水青山的先发优势升级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稿源:荆楚网
作者:周丽雅(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
责编:闻玉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