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周静、林锋)7月,荆楚大地高温暴雨交替,电网设备面临严峻考验。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重点设备保障指令下达后,宜昌供电公司一支党员技术骨干组成的“科技尖兵”团队迅速响应,依托无人机巡检、红外测温、三维建模等智慧特巡技术,在“云端战场”打响保电攻坚战。
“重点设备保障刻不容缓!”7月4日晚接到指令,技术骨干闵鹏立即行动,通宵优化路径、绘制航线,一夜完成宜都220千伏楼子河变电站特巡航线规划。次日清晨,他即赴现场校验航线安全,当天即接入智巡系统移交运维班投用。
针对高温下重载设备发热隐患,闵鹏创新设计“高温跟踪巡航”模式,通过无人机自主巡航与红外测温联动,实现重点设备24小时不间断温度监测。运维班班长表示:“过去人工测温需2小时的任务,现在30分钟就能轻松完成。”
6月末持续强降雨导致宜昌多地变电站屋顶漏水问题集中爆发。面对传统人工查漏效率低的难题,党员突击队运用无人机精细化建模技术,对17处隐患屋顶进行三维扫描,精准定位渗漏点。队员刘阳介绍:“如同给屋顶做‘CT扫描’。”通过自主规划航线,团队迅速发现3处隐蔽缺陷,为抢修赢得时间。
从烈日下的变电站到暴雨中的开关室,这支队伍始终奋战一线。他们以算法代替脚步,用数据驱动决策。目前,团队已累计开发屋顶隐患排查、缺陷设备动态测温、重载设备保电特巡三类任务共计111条特种航线,建立覆盖36站的恶劣天气、保电等特殊场景智巡任务库。通过人巡、机巡数据对比,动态优化智巡策略。特别针对避雷针、支柱瓷瓶、金具等高空设备,固化航线,有效消除人工巡视盲区,并定期执行专项巡视。
团队研发成果已获7项国家发明专利。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分公司城区党支部书记吴喜春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次巡检都更智能、更高效。”迎峰度夏期间,创新的“高温跟踪巡航”模式显著提升测温效率75%,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