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种子钱拿来随礼不堪重负 党员带头签承诺书移风易俗 房县砍去乡村人情名目20多项

湖北日报 2025-07-14 07:06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屿

通讯员 詹少敏 刘军

如何破除陈规陋习,搬除乡村振兴“绊脚石”,让新事新办落地生根?

如何建章立制,劲吹文明新风,提升农村居民精神风貌,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从2014年起,房县展开一系列探索,坚决为宴席“瘦身”,让人情“减负”,效果显著。6月中旬,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赴房县采访。

一年血汗钱 随礼都花光

眼下高考揭榜,可房县云淡风轻。

“近十年,镇里每年升学季都为中榜的孩子们举行集体恭贺仪式,堵住大操大办升学宴的门。这么做,大伙轻松多了!”尹吉甫镇双湾村村民周义保说。

村民说,2013年之前,风气可没这么好。

“过去,高考一结束,频频不断的升学宴可苦了乡亲们,尤其是家境拮据者。此外庆生、满月、出院等,都得办酒,受请者都得送礼,随礼名目多达20多项。”当过双湾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有权回忆。

青峰镇有户单身汉,邻里红白喜事、庆生祝寿他都去。为了收回礼金,家里母牛下了个小牛崽,他也大张旗鼓摆酒。

请客送礼成风,村民不堪其扰。

“看到哪家鞭炮一响,棚子一搭,就是这家要办事待客的信号。不去是不给人面子,去了自己又没钱。不少人只好把买种子化肥、小孩奶粉的钱先拿来随礼,有的还得借钱随礼。”周义保说。

青峰街社区居民张启刚写了首顺口溜:“家家想过事,户户都效仿。一年血汗钱,几乎都花光。”

房县地处秦巴山区,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盛行的人情风,为脱贫之路笼上阴霾。

“这陋习,非改不可!”2014年4月,李有权怀揣着盖满双湾村村民红手印的联名上书信到县文明办,请县里管管这“人情债”。

陋习变新风 盆景成风景

很快,县“整风”专班进驻双湾村。

3000份《人情新风倡议书》发到家家户户。随后,村里开了20多场户院会,户户签订树新风承诺书。

接下来,村里召开村民大会,制定村规民约。“最后大家举手表决,一致同意办婚事、丧事和小孩满月可按要求待客收礼,其他一律不行。”李有权说。

村里发动村干部、党员代表、德高望重的村民成立“清风理事会”,并设立人情新风“红黑榜”,让守约者登“红榜”、违规者上“黑榜”。

村民挣脱“人情债”,在村“两委”的带动下,村里发展起艾草种植。2020年,双湾村如期脱贫。

如何让一地“盆景”变成全县“风景”?

2016年春,由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树立人情新风的四项制度在全县推广:村级党组织及单位建立完善事前全掌握、事中全监管、事后全通报的全程监控制度;婚丧喜庆要履行宴请酒席、规模、人数等事项的请示报告制度;建立人情风“红黑榜”制度;人情新风融入村规民约、文明公约、行业规范,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人情自治制度。

为了确保制度执行到位,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全面推进树新风工作。明确镇党委、战线工委、县直单位负主体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查处违纪问题;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将工作纳入党员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宣传、公安、食药监、卫计、工商、物价、税务、国土、林业、民政、文化等部门各司其职……

目前,全县人情名目由20余项降至婚事、丧事2项。省文明办调研组对房县20个乡镇开展入户调查显示:对整治“人情风”工作的支持率达95%,认为近年来人情消费呈下降趋势的达94%。

刹住人情风 留住人情味

“婚礼前一个月,镇红白理事会找上门来,劝我到文化礼堂办婚礼。礼堂里场地、厨房、音响都现成,还有志愿者帮忙,花个小钱就能办得体体面面。”

最近,青峰镇的李万鹏接受了这个建议,婚礼总共花费不到2万元。“证婚人是村干部,表演节目的是志愿服务队,饭菜由共享厨房统一提供,规格档次都一样,不需要攀比。大家相互帮衬,省心省力又省钱!”李万鹏挺高兴。

周义保说:“现在攀比之风没有了,可邻里之间人情味反倒更浓了。”

2022年4月,房县借鉴浙江绍兴市上虞区经验建设乡村文化礼堂。目前,已建成投用30个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由此成为堵疏结合育新风的新阵地:反对摆阔气、讲排场办婚礼,推行规格一致的场地、厨房和设施,共享办婚礼;反对办“升学宴”“谢师宴”,推行金榜题名学子集体恭贺仪式;反对办“庆生宴”“祝寿宴”,推行重阳节集体拜寿礼……

统一操办、节俭办喜事、丧事的新形式,受到房县上下一致好评。在潜移默化中,旧有的陋习渐行渐远。

移风易俗的同时,房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纺织产业和黄酒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1.1%,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民生持续改善。

十堰市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操航表示,将继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持续擦亮房县人情新风品牌,让文明新风融入房县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