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三代接力种桃 一颗“天仙红”甜透大别山

湖北日报 2025-07-12 08:59

游客在孝昌县丰山镇“七仙红”桃产业园摘桃子。(受访者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方桐

通讯员 高玉峰 蔡青阳

7月9日,孝昌县丰山镇“七仙红”桃产业园,800亩桃林绿意盎然。血桃、黄桃、蟠桃等缀满枝头,采摘者笑脸盈盈,运输车辆往来穿梭。

这幅大别山脚下的丰收画卷,正是程海庭、程国庆、程琪祖孙三代,以一颗颗“甜蜜”的桃子,用四十余载光阴接力书写大别山精神的生动实践。

敢闯敢干,开启孝昌桃产业

“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是“桃一代”程海庭的执着信念。这位经历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兵,于1953年负伤后复员回乡。

上世纪70年代末,当众人还在为温饱盘算时,程海庭敏锐地抓住国家鼓励多元化经营的政策机遇,将目光投向国营园艺场的水蜜桃与山野血桃。

1980年,他拉上乡亲,在房前屋后开辟孝昌桃产业“试验田”。水果稀缺的年代,他的桃子迅速成为孝感、武汉市场的抢手货。程海庭没有独享这份“甜蜜”,而是将桃苗分给乡亲,播下共富的种子。

随着接力棒传到程国庆手中。为拓宽销路,这名“桃二代”带着乡亲“闯关东”,凭借孝昌桃的早熟优势与优良品质,迅速打开东北市场。然而,1996年的一场大雨重创产业,桃子滞销,弃种声起。危难之际,程国庆发起成立丰山镇林果协会,整合资源,稳住了桃农的心。

此后,孝昌桃产业迎来“黄金十年”。 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程国庆果断将协会升级为冠昌源合作社,推动产业迈向规模化、标准化。2008年,面对强买强卖的歪风,他在合作社建立党支部,以“主心骨”之力正风气、促发展。

产业园一楼展厅的荣誉墙上,“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证书十分醒目。“2011年,我从北京领奖回来时,乡亲们敲锣打鼓迎接。”谈起那段荣光,程国庆黝黑的脸庞露出了笑容。

创新不止,扩大市场话语权

商场如战场。2009年前后,山东特早熟桃进入东北市场,孝昌桃受挫。

眼见桃农一年白干,程国庆彻夜难眠。他决定,放弃东北市场,开拓周边和南方市场。他请来省农科院、华中农大等专家,为他们提供试验田,就近引种新品种。

彼时,在上海工作的程琪萌生了回乡种桃的念头。2012年,他辞职回乡,到省农科院学习,正式成为“桃三代”。

“好品种能主导市场”,程琪眼界开阔,联合专家申报国家项目,潜心研发新产品、新技术。

位于产业园核心区的一座中式院落引人注目,门头写着“科技小院”几个大字。“专门为专家‘量身定制’的,是产业园的创新发动机。”程琪指着院子周围桃树上所剩无几的红桃介绍,依托科技小院,产业园与省农科院果茶所专家何华平深度合作,成功定型“天仙红”血桃,凭借坐果率高、抗病性强、花青素丰富等特性,“天仙红”雄霸孝昌血桃“C位”十年,助力孝昌血桃占据全省近60%份额,批发价4元一斤仍供不应求。

勇当先锋,创新不止。面对消费者对“无毛桃”的需求,产业园又联合研发出“血油桃”,试种价高达8元以上,有望成为新“王牌”。如今,产业园已引进、培育出76个品种,实现“三季有桃”。

品种好,还要种得好。

“大家快来看啊,一棵树上结出了两种颜色的桃子!”采访中,一阵惊呼声勾起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的兴趣。走近一看,一片桃树上结满了红黄两色、形如蟠桃的桃子。

“这是毛蟠桃,黄色采用了套袋技术,红色为自然生长。”程琪解释道,套袋可以为桃子防虫害,少打药,但不套袋的桃子甜度更高,“给消费者更多选择,让他们各取所需。”

如今,产业园联合专家取得发明专利3项、新型实用专利8项、科技成果3项,参与湖北省地方标准制定5项。开心形整形、聚土起垄栽培、避雨栽培等种植新技术让桃园巧做“加减法”:亩产降至3000斤,优质果率增至90%以上,价格高出市场价60%。

品牌共建,带动万余户桃农增收

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更是千家万户的共富桥。

在抓产品创新的同时,程琪深谙品牌力量。2013年,他融合董永“孝道文化”与“七仙女”传说,注册“七仙红”品牌。

“独木不成林!”2014年,在政府支持下,程琪牵头成立湖北七仙红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将18家果业主体拧成一股绳,共建共享“七仙红”区域品牌。“牌子要响,必须大伙儿一起扛!”程琪立下铁规:统一品种、管理、标准、包装、营销。

“桃子采摘前一个月严禁使用农药,鲜桃采摘后分级包装,一颗桃子从果园到果盘,要经过10道以上质量关。”7月10日,丰新村种桃大户熊新忙着将打包好的白玉桃发给武汉、孝感等地客户。他说,跟着联合社干,严格按照规矩办,年年桃子不愁销,每亩可赚3000多元。

联合社成立之时,正是精准扶贫战役打响之际。程家父子将育好的“孝昌血桃”新品种桃苗半卖半送给联合社成员和贫困户,“自己少赚些,但乡亲增收、产业做大,值!”

2016年,“七仙红”荣获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2019年,“孝昌血桃”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字招牌”效应凸显,孝昌桃卖到了盒马鲜生及大湾区的中高端市场。

孝昌顺势提标扩面:达标桃园均可使用“七仙红”品牌和“孝昌血桃”地标。

目前,全县桃产业种植面积达8.6万亩,年产量超13万吨,带动1.3万农户增收。

为更好地发展桃产业,在孝昌县委组织部的指导下,合作社党支部去年升级为丰山镇桃产业链党委,强化“红色引擎”作用,引领产业发展。

眼下,这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又瞄准桃木文创,联合陆超群、聂萍、丁豪、文晶等一众新青年注册了“孝城感礼”商标。他说,要“吃干榨尽”一颗桃,带领桃农闯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