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付凡格)“快上岸!在河道游泳非常危险!”近日,英山县石头咀镇防溺水专项巡查组沿着饼铺村后花园河道巡查时,发现 5 名学生在无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私自下水游泳,立即上前劝离并将其带至村委会进行安全教育。这一幕,正是黄冈市筑牢未成年人防溺水安全堤坝的生动缩影。
截至目前,黄冈市已累计发动防溺水巡逻人员 2.3 万人,开展巡逻 13.7 万人次,排查重点水域 1.98 万处,以一系列硬核举措守护未成年人暑期安全。
指挥前移,责任层层压实
炎炎六月,黄冈大地被烈日炙烤,一场关乎未成年人生命安全的防溺水战役全面铺开。市委书记高度重视,亲自安排部署,每三天审阅一次防溺水工作进展。各地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启动由政府常务负责同志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联防联控机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团风、麻城、蕲春、罗田、武穴等地党政主职靠前指挥,制定细化责任清单,推动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见效。
水岸线上的 “硬核守护”
自 7 月份以来,黄冈市各县(市、区)积极组建巡查队伍,对当地湖泊、水库、涉水景区以及长江沿线各类水域开展防溺水风险巡查,实现 95% 以上重点水域全覆盖,用脚步丈量安全防线,让常态化巡查成为暑期防溺水的 “标配动作”。
“你家离水塘近,一定要看紧孩子。” 蕲春县第二实验中学教师张卓走访学生家庭时反复叮嘱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在强化巡查防控的同时,各地通过学校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召开主题班会、签订责任书、开展家访等方式,推动防溺水宣传进校园、进家庭。目前,已重点关注留守儿童、孤儿等困境儿童 3 万余人,开展入户走访 20.7 万人次,构建起坚实的家校共育防护网。
在强化人力防控的同时,黄冈市按 “高、中、低” 三级标准完成重点水域风险评估,对学生常去游泳点、事故多发水域、高危水深区域加密警示标识,所有开放性危险水域均明确专人值守,共配备 “四个一” 设施 2.51 万套。针对未成年人戏水需求,统筹建设 81 个简易游泳池、92 个便民戏水点,以 “疏堵结合” 模式,既严管危险水域,又提供安全亲水空间,织密立体防控网络。
基层智慧注入鲜活动能
“遇人落水别慌,找大人、抛救生圈、伸长竹竿……” 麻城市龟山镇的水库堤坝旁,志愿者宣讲团借助救生圈演示 “岸上施救法”。这场 “防溺水流动课堂” 已在 56 处重点水域开讲,近万名村民在树荫下学得实用技能。同步推行的 “随手拍” 举报机制更激活全民参与动力 —— 群众通过微信小程序上传危险水域线索,核实后可获 50 至 200 元奖励,目前已收到有效举报 42 条,兑现奖励 3000 余元。“现在看到孩子靠近河道,街坊邻里都会喊一声。” 龟山镇相关负责人的话道出了共治成效。
此外,红安县创新开设暑期游泳课堂和防溺水自救课程、武穴市和团风县所有村 (社区) 全部落实 “五包一” 工作机制…… 多种防溺水创新举措在黄冈市各地多点开花,为防溺水工作注入新活力。
刀刃向内拉响危险 “警示铃”
“漫水坝附近有大量人群玩乐,附近却无一人值守。”“留守儿童家庭的警示教育和风险提示还不到位”“部分重点水域‘四个一’警示标识和救援设施缺失”…… 在《全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暗查暗访情况统计表》上,这些问题被逐一记录。
据了解,黄冈市安防委办已分别于 6 月 20 日、7 月 5 日组织开展了两轮暗访暗查。均按照《黄冈市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包联任务分配表》安排,由市直 12 个部门带队对督导县(市、区)开展暗查暗访,主要检查危险水域 “四个一” 配备、重点时段巡逻巡查、重点对象宣传提醒和基层责任落实等情况。据统计,两轮暗查暗访共组建暗访组 268 个,开展暗访 3971 人次,共检查出风险隐患 452 条,当前已整改 323 条。
“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开展市对县包联督导,发现问题即交即办,立行整改,确保黄冈市防溺水工作取得实效。” 市安防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水系数据 “一张图” 上的定位坐标,到岸边伸手可及的救生绳;从部门联防联控的制度链条,到志愿者被汗水浸透的红袖章 —— 黄冈正以全域覆盖的防护网络,筑牢未成年人暑期安全屏障。防溺水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7 月的骄阳仍普照黄冈大地,每处危险水域的守护者也仍在坚守,他们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未成年人的夏日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