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大湾区长三角,上半年招商引资1500亿元,湖北加快建设内陆“新沿海”

支点财经 2025-07-08 11:31

2025荆门(深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暨厚道荆门文旅推介会现场

今年上半年以来,湖北瞄准大湾区长三角,出省招商活动频频。据不完全统计,省外招商聚焦新质生产力及未来产业领域,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1500亿元。

瞄准大湾区、长三角,湖北上半年招商签约1500亿元

7月5日,2025荆门(深圳)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暨厚道荆门文旅推介会在深圳举行。现场共签约项目20个,总投资207.6亿元,涵盖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其中楚商投资的项目占比达85%。

“家乡的厚道底色温暖着我,家乡的营商环境吸引着我,家乡的发展态势激励着我。”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金成说。他是荆门人,中学就读于龙泉中学。目前亿纬锂能已在荆门建成年产值近千亿元的锂电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湖北省工商联副主席、楚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现场为荆门代言:“如果你有思想,你就来荆门,只要有思想,哪里都是北上广;如果你是人才,请你来荆门,荆门有‘从零到一,从一到N’的发展大道;如果你想发财,你更要来荆门,荆门就是发财的福地和城市!”

6月20日,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工作座谈会在深圳十堰离岸科创中心举行。上半年十堰精准对接提质项目60余家,已推动5个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如十堰张湾区高度科技无人机项目3个月投产。

此前的3月29日,黄石也在深圳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新质生产力项目招商推介会。

广东省湖北商会会长、党委书记滕华国表示,商会积极响应“楚商回乡、共建支点”的号召,目前已有90%的会员企业在家乡布局项目,通过产业投资、资源对接等方式反哺家乡。今年以来,商会已组织回鄂考察交流60余次,推动了一批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标杆项目落地湖北。

5月27日,由湖北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商务厅、省文旅厅、省政府驻沪办等联合举办的2025第七届楚商大会长三角楚商产业招商推介会在上海举行,武汉、荆门、仙桃等地政府与长三角企业达成意向项目34个,协议投资金额超过300亿元,其中不少签约项目来自湖北高校校友企业家,楚商返乡投资占比达60%。签约项目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服装基地、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领域。

据了解,今年湖北陆续出台《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校友回归”工作方案》,希望广大楚商将乡情纽带转化为投资纽带,形成“以商引商、以商聚产”乘数效应。

今年以来,湖北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战略重心,同步拓展长三角及国际资源,通过“政策+乡情+产业”三维发力,据不完全统计,签约项目总额超1500亿元,其中新质生产力项目占比显著提升。

打造开放高地,建设内陆“新沿海”

2024年,湖北省进出口总额突破7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全年新设外资企业650家,实际使用外资19.2亿美元,规模居中部第一。

今年3月,湖北省商务厅相关人士表示,湖北正在加速打造内陆“新沿海”,将更大力度吸引外资。

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拥有优渥的科创生态环境和成熟的产业链体系,正成为引领新质生产力聚集高地。深入沿海一线城市招商引资,湖北力争更多全球科创资源与资本汇入荆楚大地。

目前,湖北正在谋划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楚商)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大湾区创新资源与合作项目,加速数字技术创新成果在湖北落地转化。其中华科城大湾区襄阳科创中心正在筹建,并成立科创天使基金,形成“基地+基金”的产业链创新体系,吸纳全球科创产业。

借力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活动,湖北还积极吸引和利用外资,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以重点国别、华侨华人集聚区、楚商和校友等重点对象、群体为重点方向,推进中德、中法、中日国际产业园建设,打造外资集聚新高地。

湖北打造内陆“新沿海”优势逐渐凸显。湖北地处中部,九省通衢,高铁4小时覆盖中国80%重要城市,近90%的经济总量;作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拥有亿吨大港4个;亚洲首座专业货运机场——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国际货运航线超过100条,构建起辐射五大洲的航线网络。

在政策层面,湖北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着力引导外资投向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湖北优势产业。对于重点外资项目加大跟踪服务力度,依法依规给予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

目前湖北正升级区域协作模式,深化“研发在外+制造在鄂”,强化“科创飞地”技术转化能力,推动从“内陆腹地”向“开放支点”跃升。

(支点财经记者 袁阳平 实习生 郭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