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艺菲 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 实习生 李美琳
中考高分保护、高考取得全省历史类第二、将被北大录取,武汉外校历史类考生洪艺菲高考考了684分。她的各科成绩十分亮眼,其中:语文135分、数学136分、英语144分、政史地总共得分269分。
经常被保安催着回家
在学习上,洪艺菲有明确的理念,那就是华罗庚先生说的“先把书读厚,再读薄”。“学习首先要做好题量积累,在此基础上精简总结,得出自己的归纳和收获,这样既能形成自己的思想见解,又能事半功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一直非常自主和自律。“她每天都会在本子上精心规划从早到晚的学习计划,对时间安排和科目学习进度了如指掌。她还会针对薄弱科目进行特别训练:认真总结问题,着重攻克知识盲点,力求减少缺漏。”她妈妈说,孩子从小到大的学习都没让父母操啥心,“她内心坚定,情绪稳定,很早开始阅读,学习后劲足。她学习一直名列前茅,中考也获得了高分保护,她上高中我们家长主要是搞好后勤,做好陪伴。”
学校保安都认识洪艺菲,因为她总是离校很晚。“我觉得在学校学习效率更高,下晚自习后我也常和同学们继续留下学习。好几次保安叔叔来巡查,催我们快回家。”她笑道。
但她认为睡眠也很重要,每天她必须睡够7小时,如果晚上12点才睡,第二天早上她会7点起床,来不及吃早餐就简单吃个面包。
同学们眼中的洪艺菲则充满灵气:她兴趣广泛,喜欢主持,曾主持过迎新晚会;担任过合唱指挥,高一还参加了模联等表达性活动。
坐个电梯能想到数学
洪艺菲各学科成绩均衡,理科思维尤为出色,数学成绩常常能和物理类的学生一较高下。
在数学上,洪艺菲投入了大量时间,高三时尤其针对新定义这一题型进行过充分训练。“老师鼓励我们多讨论交流找不同解法,我也喜欢用形象化思维理解,像坐电梯上下楼、同学选座位等,我都会去思考其中蕴含了什么数学思想。”她说。
但另一方面,她的数学笔记本却并不厚,高中三年只有一个本子。她说,她会精心挑选质量好的题目做,整体做题量倒并不大,“做题在质不在量。积累一定题目后,我会把知识点和错题整理到笔记本上。这个本子里全是精华内容,考试前我会反复看,效果很好。”
常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非常大方地分享。她也经常建议同学们做好检查。“我非常喜欢做完题之后立即检查,简单题和难度中上的题目都不放过。检查时,我既会用原方法快速算一遍,一般15-20秒完成,也会换一种思路重新算,然后对比答案,确定正确性。做完试卷,我还会回头检查选填部分,尤其是填空题。”
遇到困难时也会问AI
许多人都觉得语文提分难,对此,洪艺菲重点分享了自己的高分作文秘诀:考前做好基础素材积累,透彻研究作文题目,考中预留足够时间审题、写作。
具体来说,平日要积累素材,像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教材中的素材、互联网上的信息,还有自己感兴趣的名人事迹等,都是很好的素材来源;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以应对偏重于思辨的作文题时就不会慌。考场上写作文的时间分配原则是“审题要慢,写题要快”,如果用1小时写作文,分配给审题的应该有8-10分钟。“打好腹稿、明确方向并储备充足人物事例后,45到50分钟便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她说。
这位历史类学霸还特别强调了学习中AI的作用。“我觉得在现在AI飞速发展的时代,不应把电子产品视为学生学习中的洪水猛兽,应该鼓励学生把它用好,成为可以辅助我们学习,为我们学习赋能的工具。”洪艺菲说。
她说,她平时会用DeepSeek等AI模型查阅资料、梳理错题,遇到难题也会向AI请教,“它给出的思路比较清晰全面”。对于同学们讨论不出的历史知识和政治题目,她也会借助AI的理性逻辑思维来赋能学习。
不过,洪艺菲强调使用AI要遵循原则,“一定要先自己反复思考、咀嚼,实在没有思路时再求助AI。而且AI有不完善之处,思维模式和我们不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中可借鉴的方面加入知识积累库,培养理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