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林梦竹) 盛夏时节,当阳玉泉寺丹池中,隋代传承的千瓣莲舒展千层粉瓣,单朵逾千花瓣的奇观引游客驻足。随着周边山与寺民宿、玉泉素食馆等新业态日臻成熟,一场融合古莲奇景与禅意生活的深度游,正重塑当阳文旅格局。
千年莲韵映禅心
当阳城西12公里处,玉泉山麓矗立着被誉为“荆楚丛林之冠”的玉泉寺。晨雾缭绕的大雄宝殿前,双生丹池浮动着瑰色云霞。正值盛花期的千瓣莲,单朵花瓣逾千层,双蕊并立或三蕊成簇,凝成"并蒂同心""品字莲台"的禅意画卷。寺僧介绍:"此莲千年前自印度引种,离寺即失华彩,唯玉泉水土育其魂。"
这佛教活化石的神奇更在于:只开花不结莲蓬,花苞常因沉重没入池水,能否赏全盛景全凭机缘。花期持续至8月底的千瓣莲。每到莲开旺季,吸引各地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沿池架设“长枪短炮”;年轻父母带着孩子辨识花瓣脉络;更有画师支起画板捕捉莲影,为古刹注入鲜活人气。
禅意生活三重奏
百步外的玉泉素食馆内,禅意凝于舌尖。落地窗框出唐银杏与古寺飞檐的天然画屏,主厨以山药泥塑"月露莲影"呼应莲池,取珍珠泉活水煨"碧潭沉香"野菌汤,仿古铁镬陶皿盛装着流动的隋唐食韵。
沿溪下行,玉泉河治理催生的花溪湿地传来孩童戏水欢笑。岸畔"山与寺"民宿群亮起灯火,其以李白赋诗的仙人掌茶田为景,将"和正清雅"的禅茶文化化入简约自然的旅居空间。竹帘半卷时,可见游客临溪品茗的背影。
珍珠泉在古柏掩映间低吟。泉周石阶生苔,气泡如珠串升腾,偶有香客掬水净面。相传关公赤兔马悲鸣刨泉成"马刨珍珠泉",唐诗赞其"游人一鼓掌,叠叠如贯珠",与显烈祠共述三国遗韵。
从过境游到生活场
"往年游客转一圈即走,如今愿住两三日。"景区数据印证着变革:2025年暑期人均停留时间从2小时跃至6小时,民宿预订率超九成。玉泉河小流域连通606口坑塘打造的生态廊道,将千瓣莲、素食馆、民宿群、花溪湿地串珠成链。
文旅业界人士点出内核:"千瓣莲是视觉佛缘,素斋是味觉修行,民宿是身心归处。当孩童在湿地嬉闹弄湿衣襟,游人在民宿伴着莲香入眠,禅意才真正活了。"
暮色浸山时,丹池畔仍有流连的身影。民宿木桌飘着素食馆特制莲花酥的甜香,花溪湿地传来戏水欢笑。珍珠泉畔,年轻人俯身用手记录汩汩涌动的"珍珠",千年禅意在当代旅途中焕发新生机。
(图片由当阳市文旅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