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万清平)“浅浅尝一口紫米酥酪,竟意外邂逅一场夏日的冰雪奇缘。”7月1日,从上海传来的电讯,22岁的王女士像诗人一样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声,“美颜+美味,把人心都萌化了!”
今夏,湖北孝感米婆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婆婆”)推出的“紫晶酿”系列紫米酒正式登陆市场,凭借紫晶般的通透色泽、醇厚回甘的独特风味,上线10天便在电商平台实现销量破2万瓶,线下商超专柜也迎来消费者“打卡潮”。
这几天,米婆婆家的新品,紫晶糙米酒酿又应“热”而生,这款“颜值与口感双在线”的新品背后,藏着一个关于“原料密码”的故事——其核心原料来自孝南区朱湖办事处的稻田,是孝感市鄂宝糯稻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鄂宝种业”)历时3年繁育成功的“鄂宝紫糯1号”“朱湖糯米”,一款专为孝感麻糖米酒定制的糯稻新品种。
紫米酒“圈粉”:颜值与风味的双重突破
在米婆婆孝感总部的产品展示厅,笔者看到“紫晶酿”紫米酒采用透明玻璃瓶包装,酒体呈淡紫色,宛如熔化的紫水晶,瓶身标注“朱湖紫糯原料”“传统发酵工艺”等字样。
催生出这一糯米奇葩的国家二级教授、糯稻育种专家周瑞阳介绍,这款酒选用“鄂宝紫糯1号”“朱湖糯米”为原料,经“泡米——蒸饭——拌曲——发酵——过滤”传统工艺酿造,保留了朱湖糯米的天然香甜,同时因紫糯米中含有的花青素,酒体呈现出独特的紫色,“没有添加任何色素,颜色完全来自原料本身”。
线上平台的消费者评价印证了其市场热度:“颜值太高了,摆在家里像装饰品”“味道比普通米酒更浓,甜而不腻”“给妈妈买了一箱,她说是小时候的米酒香”。据米婆婆电商负责人陈江华透露,“紫晶酿”上线首周便登顶拼多多“米酒类日销量TOP3”,其中80后、90后消费者占比超60%,“年轻消费者更注重产品的视觉体验和健康属性,紫米酒正好满足了这两点”。
原料溯源:朱湖稻田里的“专用糯稻”
紫米酒的“灵魂”在于原料。孝感米酒素有“米好、曲好、水好”的传统,其中糯米的品质直接决定了酒的风味。米婆婆总经理张然告诉笔者,为了研发紫米酒,公司曾尝试过多个糯稻品种,但要么颜色不够稳定,要么发酵后风味偏差。直到2022年,与鄂宝种业合作培育的“鄂宝紫糯1号”“朱湖糯米”通过试验,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鄂宝紫糯1号”“朱湖糯米”是鄂宝种业针对孝感麻糖米酒的工艺需求,结合朱湖本地气候、土壤条件选育的专用品种。该品种米粒呈长椭圆形,紫晶色均匀,颗粒饱满,直链淀粉含量≤1.5%(普通糯米约2%),胶稠度≥100mm(普通糯米约80mm),这些指标正好符合孝感米酒“发酵后米粒悬浮、不结块、口感润滑”的要求。
鄂宝种业董事长孙俊介绍:“我们在选育过程中,特意保留了紫糯米的天然花青素,同时优化了淀粉结构,让发酵后的酒体更醇厚,颜色更稳定。”
原料的种植地——孝南区朱湖办事处,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朱湖糯米”的原产地,这里地势平坦、四季分明、水源充足,土壤肥沃且富含锌、硒、铁等元素,历来出产优质糯稻。今年,朱湖办事处种植“鄂宝紫糯1号”500亩,全部采用生态种植模式:禁用化学农药,使用有机肥,安装智慧物联网系统监测土壤墒情、虫情,确保糯米品质。“去年的紫糯收成很好,亩产达到1100斤,比普通糯米高10%,收购价也比普通糯米贵20%(每斤4.5元),带动我们村100多户农民增收。”朱湖办事处长湾生产队种植户熊师傅告诉我:“今年,我们又扩大试种面积200多亩。”
产业联动:从“一粒米”到“一瓶酒”的升级
米婆婆与鄂宝种业的合作,是孝感米酒产业“原料+加工”联动升级的缩影。近年来,孝感市围绕“朱湖糯米”“孝感米酒”两大地理标志产品,推动糯稻种业、种植、加工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鄂宝种业作为湖北工程学院与米婆婆共同组建的企业,专注于“麻糖米酒专用糯稻”选育,已培育出“鄂宝珍糯”“鄂宝紫糯”等多个品种,其中“鄂宝珍糯”占据孝感米酒原料市场的60%以上。
“紫米酒的成功,证明了‘专用原料+创新产品’的模式是可行的。”张然表示,米婆婆接下来将继续与鄂宝种业合作,研发“桂花糯”“茉莉糯”等专用品种,推出更多“颜值高、风味特”的米酒产品,“我们希望通过创新,让孝感米酒从‘传统小吃’变成‘时尚饮品’,走向更多年轻消费者”。
今年,“鄂宝紫糯1号”系列“朱湖糯米”在朱湖及周边区域的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万多亩。朱湖办事处负责人表示,建设“紫糯种植示范基地”,结合“农旅融合”发展,打造“稻田观光+米酒体验”的旅游线路,让“朱湖糯米”不仅是留住孝感麻糖米酒“根”和“魂”的原料,更是孝感的“农业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