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童志勇 程小年 刘明正 梅益)7月1日,蕲春县传来消息,今年以来,该县创新抓实“开门教育”,通过“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社会评题”机制,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目前,该机制已有效推动解决占道经营、城市内涝、企业法律服务等30余类民生难题,让政策执行力真正成为群众可感可触的“温度计”。
清晨6点后,漕河城区枫树林凤凰世家铁路桥疏导点已热闹起来。摊位整齐排列,商贩们热情地招揽顾客,居民们悠闲地挑选果蔬……昔日此处因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而拥堵嘈杂,如今变得井然有序。这些转变,源于县城管执法局坚持抓实开门教育,解决城市管理难题,让流动摊贩找到了规范经营的“家”。
蕲春县住建局聚焦城市建设难点问题,先后实施“两河”整治、背街小巷改造等工程,打通“断头沟、淤塞沟”30余处,加快推进七里桥、实验小学等7处易涝点整治,同时建立专班常态化巡查机制,定期排查清疏排水设施,逐步构建“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结合、应急保障”的内涝治理体系。
蕲春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紧紧围绕“助企、安企、利企、惠企”工作目标,选取全县优秀党员律师、骨干律师组建“综合性法律服务团”,精准对接企业法务需求,及时高效办理涉及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和协议合法性审查事项,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办证模式,开辟民营企业公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以高效法律服务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自“开门教育”开展以来,蕲春县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坚持问题导向和严的标准,一体推进学习、查摆、整改。通过具体深入查摆问题,动真碰硬开展集中整治,切实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