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见证李森睿(中)成人礼 受访者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张渊 通讯员 殷洁 王天宇 郑力
6月28日,湖北省2025年高考高分屏蔽考生成绩揭晓。武汉市新洲一中传来捷报:物理类考生李森睿斩获700分,其中语文129分、数学143分、英语140分、物理94分、化学和生物均为97分,目前,他已报考清华大学。而李森睿所在的邾城校区高三(15)班和阳逻校区高三(1)班全班平均分高达650分。
错题反思比教辅还详细
“凌晨五时就收到同学消息,说我是高分屏蔽,还不敢相信!”6月25日,当同学发来喜讯时,李森睿和家人仍在忐忑中。直到亲自查询确认,看到“你的高考成绩已进入全省前20名”的提示,全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面对记者采访,李森睿语气从容。他表示,学习上自己注重建构思维导图、分类整理和错题积累,强调深入理解知识点。“每道错题都值得反思!”李森睿特别提到,“不管是有新的解题方法还是学习心得,一定要多和同学分享交流;各科任老师的耐心指导与陪伴也让自己走得更远更稳。”课余时间,他也热爱乒乓球、羽毛球、篮球和象棋等运动,认为这些爱好能有效释放压力,并培养了沉稳心态。
在班主任张千秋和年级教学主任徐红飞看来,李森睿的优秀有迹可循。“他的学习计划精确,错题本整理得比教辅书还详细。”徐红飞介绍,李森睿善于总结归纳,课余时间高效查漏补缺,专注力强。
语文老师郭慧芳的悉心指导,也让他的作文实现蜕变。李森睿透露,前两次模拟考试自己一度情绪低落,班主任张千秋及时谈心开导,帮助其迅速调整状态。“高中三年教会我胜不骄败不馁,这比分数更珍贵。”
李森睿的母亲罗丽娜是新洲区辛冲街东城小学英语教师。“培养孩子顺其自然,健康快乐最重要。”罗女士道出了家庭教育的秘诀,她说在包容的家庭氛围中,李森睿从小就养成了感恩和坚韧的品格。“成绩本身并不重要,孩子12年的努力,我们已经看到了他的成长。”罗丽娜说。
李森睿所在的高三(15)班堪称“学霸班级”。班主任张千秋介绍,全班33名学生中,32人高考成绩超过600分。张老师与李森睿缘分颇深,初中时其爱人曾担任李森睿的英语老师,高中三年更是朝夕相处,“已经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了。”
继2023年物理类考生方立航取得715分(物理满分)的优异成绩后,新洲一中今年高考再创佳绩。除了物理类考生李森睿考取700分外,670分以上人数达6人;600分以上人数达319人;特殊本科线上线人数1146人,连续8年突破千人大关。
师生合力成关键“抓手”
新洲区另一所高中新洲三中今年高考也取得重大跨越,共有305人超过特殊本科线,600分以上达12人。新洲二中实现“低进高出”,今年高考纯文化、纯应届过特殊本科线人数突破100人。
新洲三中物理类考生李喆取得631分的好成绩。他分享学习经验时表示,学习需宏观规划与微观钻研相结合。“宏观上明确方向,微观上针对难题灵活运用自主思考、网课学习或请教老师等方式。”李喆特别注重数学、物理等科目的错题整理与回顾反思,并从旧题中挖掘新思路。
班主任刘胜发对李喆赞赏有加:“他严格自律,极具钻研精神,乐于助人,是全班同学的榜样。”刘胜发介绍,班级600分以上有4人。他特别提到,在每个复习阶段,老师们都会定期召开会议,探讨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积极寻求解决方案。为了因材施教,老师们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分组学习,鼓励大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班级内学习氛围浓厚。
作为著名的教育之乡和问津文化发源地,武汉市新洲区素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