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一夏!解锁夏日消暑舌尖新体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6-29 17:20

随着气温的升高,各式夏日美食纷纷亮相,带来清凉与滋味的双重享受。西瓜、梅子,酸甜滋味驱散暑气;凉面、海鲜,解锁夏日地方舌尖密码。让我们在这个炎炎夏日,一同感受夏日美食带来的清凉滋味。

爽口“风扇”冷面

吹出来的夏日美味

夏天吃的面里却没有汤,面条煮熟过水后,摊开放置在风扇下晾干,让面条爽滑、不黏腻,“风扇冷面”由此得名。一碗清爽的风扇冷面配浇头,成为夏日里常州人的限定美味。

步入常州焦溪古镇的这家小店,不少食客围坐桌前,大快朵颐地品尝着清凉爽口的冷面。后厨更是一片繁忙景象,厨师手持长筷飞速翻拌冷面,搭配黄瓜丝、鸡蛋丝等食材,快速出餐。

常州冷面的清爽口感其核心秘诀藏于家家户户常见的电风扇——看似普通的家电,却在冷面制作中发挥关键作用。师傅先将特制碱水面投入宽水,大火煮沸至七八分熟,迅速捞起浸入冷水,并倒入冰块,锁住面条弹性;沥干水分后,重头戏登场,将湿面置于电风扇强劲风力下,快速带走表面水汽,让面条变得干爽蓬松且互不粘连,最后拌上麻油,为冷面注入独特香气。

上桌的常州冷面堪称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鲜红的西红柿切片、嫩绿的焯水银芽、清爽的黄瓜丝、金黄的鸡蛋丝依次铺陈,搭配由香醋、酱油、白糖、蒜泥等调制的秘制酱料,酸甜咸香交织,爽滑筋道的面条裹挟着丰富配菜,一口便能驱散夏日燥热。

一碗浆水 清凉一夏

甘肃人解暑消夏的“清凉密码”藏在一碗酸爽的浆水里。浆水这种纯天然发酵的食物,不仅可以直接饮用,也是面食的好搭档,一碗浆水面,就是刻在甘肃人味蕾上的“酸爽”记忆。

浆水制作起来颇为讲究,酿造全过程不能沾一点荤腥。先将芹菜、莲花菜、白萝卜、番瓜等淘洗干净,切成大块;玉米面和豆面按照2:1分别倒入大缸,水是净化过的纯净水,再烧沸至100℃,注入缸中,其间,不断用木棒进行搅拌,使面完全均匀溶解于水中。

之后加入已经酿好的浆水做引,在温度约40℃的酿造车间发酵2到3天,新的浆水就制成了。

浆水不止于浆水面,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接受传统浆水,也让更多外地来旅游的朋友尝尝甘肃的浆水味道,兰州的一家本土茶饮店,从2015年起,便尝试推出了黄瓜青柠檬浆水和柠檬薄荷浆水,在获得较好的市场反响后,又陆续开发了西瓜浆水、蜜桃浆水、花椒浆水等新品种。

甘肃某餐饮研发有限公司产品研发经理 李强:我们的浆水饮品在陕甘青宁,也受到了更多年轻人喜欢,大众也比较能接受。它是把传统美食和现代茶饮进行了一个结合。我们的日均销量差不多在6000到7000杯。我们还是会开发更多符合年轻人的浆水类产品。

家海菜凉粉

海边的夏日味道

每到夏季,吹着海风,来上一碗特色海菜凉粉,是独属于山东青岛这座城市的味觉享受。一碗晶莹剔透的凉粉,不仅藏着大海的味道,更是渔家人传承已久的“夏日味道”。

青岛崂山区的沙子口街道,三面环山、一面临海,这里不仅是青岛的传统渔乡,也是海菜凉粉的发源地之一。眼下,正值旅游旺季,当地一家渔家宴饭店负责人告诉记者,每天来吃他们家海菜凉粉的食客络绎不绝。

饭店负责人 杨军:这个用石花菜做成的海菜凉粉,是我从小吃到大的。每家每户做出来味道都不一样。

杨军说,海菜凉粉的制作,是门讲究时令与耐心的手艺。原料石花菜需清洗、晾晒多日,再将晒干的石花菜放入大锅中,加入当地的崂山山泉水,大火熬至沸腾翻滚,再调至慢火熬煮五个小时,直到汤汁浓稠如胶。

熬好的汤汁滤去残渣后,冷却凝固成形,到这一步凉粉就初见成型了。定型后的凉粉切条装碗,淋上蒜泥、香菜、海米调制的蘸料,一碗透亮的凉粉就可以端上餐桌了。

一碗海菜凉粉,是青岛人夏日的仪式感,也是崂山渔乡的烟火气。入口Q弹爽滑,海味悠长,醋的酸爽与蒜的辛香交织,让人一勺接一勺停不下来。海菜凉粉从传统的小吃到地方非遗技艺的传承,承载的不仅是美味,更是一代代人对海洋的热爱。

市民 王晓娣:像我就是土生土长青岛人,再加上小时候家里边经常做这个海菜凉粉,我们都是从小吃到大的。长大了出来吃饭,都会点这个海菜凉粉,夏天的味道,吃了之后清清爽爽的。外地朋友们来青岛吃饭,我们都会推荐他吃这个海菜凉粉,尝尝青岛夏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