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肠管技术为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2025-06-27 18:06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王光冉)患者因意识障碍入院后陷入深度昏迷,并伴有间断性双上肢强直抽搐。频繁的抽搐诱发严重胃潴留,导致其反复出现呕吐、呛咳。6月27日,笔者从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获悉,该院实施鼻肠管技术,为患者筑牢了生命防线。

患者孙先生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虽已常规留置胃管,但传统鼻胃管在胃肠功能严重受损的复杂病情下难以奏效——胃内潴留物无法有效排出,不仅造成营养吸收障碍,更使反流误吸风险呈指数级攀升,随时可能诱发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危机。

面对这一高难度临床挑战,科室迅速启动护理会诊机制。重症专科护士贾国荣与营养专科护士张博伦组成联合置管团队,凭借丰富的危重症护理经验与精湛技术,在床旁展开精细化操作。考虑到患者抽搐导致的体位不稳定性、胃肠道解剖结构紊乱等多重置管阻碍,团队采用改良式盲插技术,全程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历经多次调整导管位置,最终成功将鼻肠管前端送达空肠部位。经床边胸片精准验证,导管尖端位置理想,为后续治疗奠定关键基础。

患者治疗中。 通讯员 供图

置管完成后,护理团队实施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从导管深度固定、定时脉冲式冲洗,到肠内营养输注速度与温度的精准调控,每个环节均遵循循证护理标准,最大限度降低堵管、移位、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据重症专科护士贾国荣介绍,鼻肠管技术在复杂病例中展现出显著优势:突破营养困境。绕过胃潴留区域,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至小肠,精准解决意识障碍、吞咽功能丧失患者的营养供给难题,保障蛋白质、热量等关键营养素的有效吸收; 构建安全屏障:导管尖端定位于空肠,彻底规避幽门屏障,使胃食管反流高风险患者的误吸发生率降低60%以上,显著减少吸入性肺炎等致命并发症;激活肠道功能:遵循生理喂养模式,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与屏障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及胃肠蠕动恢复,降低肠道菌群移位引发的全身感染风险;优化护理体验:采用新型固定装置,导管移位率低于5%,无需频繁更换,既减轻患者反复置管痛苦,又大幅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此次多学科护理会诊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未来,科室将持续深化“精准干预”理念,通过护理技术创新与多团队协作模式,为更多复杂病症患者开辟生命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