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史丽、彭强、周仕伟)雨后初霁,秭归县九畹溪镇千亩茶园上空,2架光伏电站智能巡检无人机在技术人员操控下缓缓升空,沿着预定航线对光伏板进行细致巡检。
茅坪镇四溪村,光伏发电设施与茶园、村落相映成景,构成一幅和谐美丽的乡村画卷。(彭强 摄)
不远处升压站的大屏上,一份自动生成的巡检报告正在跳动:"第37区第5号组件热斑异常,建议即刻检修"——这是京能秭归九畹溪100兆瓦光伏电站智慧运维的日常场景。
近日,这个总投资6.25亿元的项目全容量并网成功。项目横跨茅坪镇、九畹溪镇的6个村庄,占地3500亩,新建主变与线路接入电网。建成后年发电量预计达1.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4.13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8万吨。
茶园深处,光伏板以2.5米的高度高架铺设,下方种植着绿油油的茶树,形成了一幅"板上发电、板下种茶"的独特景象。项目经理丁浩指向这片曾经的低效茶园:“坡度超30度,采摘艰难。如今板上遮阴反而延长了茶叶持嫩期,亩均收益提升了15%。”
茅坪镇月亮包村光伏发电设施。(彭强 摄)
技术团队为茶园“量身定制”了光伏方案:超40米大跨距设计为机械作业留足空间,每兆瓦用桩量压至260支以内以护茶园完整。组件高度、密度与间距经精密测算,在满足茶树光照需求的同时,营造出“遮光避寒、通风降暑”的微气候。
一地两用,阳光共享。村民不仅获得每亩500元稳定租金,更在项目建设与运维中找到了新工作。据九畹溪镇负责人介绍,项目落地以来已为当地带来可观收入,更带动了农产品经营、房屋出租及配套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数百个,成为名副其实的“造血式”帮扶。
九畹溪镇穿心店村光伏发电设施。彭强摄
秭归的光伏产业正茁壮成长为县域经济新支柱。2024年全县光伏装机容量达7.57万千瓦,年发电量2.72亿千瓦时,标杆电价收入1.13亿元,带动产业综合产值突破3亿元。以果乐迪食品公司为例,其2200平方米屋顶光伏年发电5万千瓦时,年产值40多万元,大幅缓解了企业用能成本压力。
从低效茶园到绿色热土,从闲置屋顶到能源聚宝盆——秭归县分布式光伏已覆盖全县12个乡镇,3514户农村居民及71家单位参与其中。更引进京能、东旭蓝天等企业,在九畹溪、茅坪、梅家河、沙镇溪等地投资6.14亿元建设集中式光伏,持续深化“茶光+”融合。
截至目前,全县共培育光伏市场主体46家,光伏电站项目实现装机总容量8.77万千瓦,预计年均提供清洁电能21868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2.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1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