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绿意浓 冶炼科技新——大冶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绿色蜕变之路

湖北日报 2025-06-06 08:24

阳春三月,长江南岸,中色大冶丰山铜矿,漫山野樱花绽放。

“面朝长江,春暖花开,快到丰山尾矿库来打卡。”中色大冶职工小熊,这条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赢来无数点赞。

大河奔流,江平水阔。步道高坝,绿树繁花。这张火爆的图片,让人生出无限感慨:这还是曾经的丰山尾矿库么?

2021年9月6日,中色大冶因环保问题上了央视,处在风暴眼的中色大冶,面临生存决择。

那一年,小熊大学毕业刚到中色大冶丰山铜矿工作,突然间,小熊心中感觉到一丝迷茫。

“最终我选择了坚守。”小熊说,我相信这个有近70年历史的国有企业,必将有浴火重生的力量!

丰山铜矿 一江春水向东流

环保整改,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更是企业转型发展的历史契机。

“不换思想就换人,没有任何条件可讲!”中国有色集团(中色大冶母公司)掷地有声,派遣集团副总经理挂帅中色大冶,先后处罚了30多名相关责任人。

先破后立,整改措施迅速出台。丰山铜矿立即停产停排,投入1.3亿元用于环保整改和尾矿库环境整治。

为彻底消除长江的风险,尚有三年使用期的丰山铜矿尾矿库提前闭库,封土植绿,一个近千亩的坝上草原,成为网红打卡地。

面对大刀阔斧的整改风暴,有些干部职工不理解:这样整,难道不怕企业被搞垮么?

只有形成共识,行动才更有力。

中色大冶组织开展6011人次警示教育、11133人次专题学习讨论,领导班子带头学,典型案例重点学,公司上下全员学,引导公司上下从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认真对待环保督察整改。

刮骨疗毒,虽然艰难,但蕴育着希望。

在这期间,中色大冶边整改,边千方百计保障职工的稳定和收入,体现了国企的责任和担当。

经过整治,丰山铜矿外排水达到生活水的标准,沟渠内,鱼儿畅游。丰山铜矿尾矿库旁的张湾村,党总支书记宋登良给矿长提建议,尾矿库风景如画,希望这里能打造成一个4A景区,建一个旅游休闲中心,让村民们吃上“旅游饭”。

江水奔腾,长江母亲河,见证着铜都大地千年来的嬗变。

2023年2月,春寒料峭,中国有色集团领导带领各子公司主要负责人,在丰山铜矿尾矿库旁,举行主题宣讲活动,用行动宣誓:长江大保护,有我们中国有色集团人一份使命担当!

冶炼厂 蓝蓝的天空白云飘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这是有着70多年历史的老冶炼厂给人的固有印象。

如今,漫步厂区,绿树成荫,繁花似锦,鸟儿啾啾。

在冶炼厂上班十多年的朱小娇说,以前厂区内多是耐硫酸夹竹桃,现在花草树木几十种,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环境变美了,更愿在厂区内享受工作。

2023年3月21日,冶炼厂全面环保升级改造全面铺开,中国有色集团给予人财物,以及技术和环保方面的全面支持,3年间,冶炼厂的整改投入达到10亿元。

升级改造的同时,冶化系统大检修同步展开,电解系统生产在继续,工作多头叠加,作业现场,每天需要安全监护对象超过千人,既要保证工期,又要保证项目质量,时时刻刻都在经受严峻考验。

冶炼厂抽调296人现场安全监护,安排科室与属地单位分片、分区人盯人,培训外委施工人员5999人次,党员先锋队围绕改造重难点展开突击百余场次,解决现场施工难题和安全隐患400余项,改造期间实现零事故。

治气方面,投入2.7亿元,实施火法熔炼区域改造,实施澳炉高氧浓、高品位冰铜品位生产模式,厂区排放进入行业一流水平。

治尘方面,冶炼厂投入3900万元,对系统实施升级改造,停用1#、2#精矿库,减少转运皮带近30条,停用4台制粒机,大幅降低水电能耗和金属损失,厂区扬尘问题有效治理。

治水方面,投入1.27亿元,实现全厂雨水和污水分质处置,外排水达到“一级A标准”。

一名在冶炼厂工作近30年的炉前工,分享了他的工作变迁。“从未想过这个曾经灰火交织、气味呛鼻的冶炼厂,会蜕变成绿树成荫的花园工厂,工装再不用每天洗。”

冶炼厂以督察整改为契机,以产业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导向,探索产业升级之路。

高氧浓、高冰铜品位技术投入应用,停开一台转炉作业,实现节能降耗、清洁生产。

建设并运行国内首套 “一键摇炉”转炉智能生产系统,作业效率提升15%。

制酸全流程从集中控制走向集中管理,突破性的实现了制酸工序“负能耗”。“通俗的来说,可以理解为,不仅能耗降低了,而且能产生热能用于发电,发的电比消耗的电能要多”冶炼厂的技术负责人彭明这样解释道。

“当时测算,投入近10亿元,对于一家老厂来说压力很大。但今天再算这笔账,却给了老冶炼厂一个重生机会,如今铜加工费低迷,因设备技术升级,降本增效,我们有了充足底气应对市场波动。”冶炼厂财务科科长胡小君说。

2024年改造完成后,冶炼厂实现年产阴极铜近40万吨,营业收入近300亿元,利润总额2.6亿元,全厂年节约用煤3200吨、电能6000万千瓦时,相当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万吨,年降本增效约1亿元。一座现代化智能化的绿色铜冶炼厂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激情,展现新时代的冶炼风采。

未来有色 春花烂漫展新颜

环保督察整改,让中色大冶脱胎换骨,一个矿冶一体化的现代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已然崛起。

中色大冶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国斌说,此次环保整改是对公司的一次集中把脉问诊,让公司深刻领悟到绿色决定生死、落后就要挨打。企业必须始终向新向绿,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何让绿色经济赋能新质生产力?

中色大冶正以“四矿两厂”为基本产业格局,建设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现代化数字化绿色矿山,打造走在世界铜冶炼行业最前列的现代化智能化清洁工厂,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让绿色成为公司发展最靓丽的底色。

投资近百亿元的中色大冶弘盛铜业,采用全球最先进的“双闪”工艺,铜精矿经自动配料、干燥后,经闪速熔炼吹炼和精炼,就能得到99.98%以上的高纯度阴极铜,整个流程进入稳定生产阶段,利用自燃高温可完全不用天然气,余热发电还能满足厂区四分之一的用电需求。

弘盛铜业智能管控中心,四块大屏即时监测全部生产流程,水气尘等污染物排放监测时时在线。轻点鼠标,就能炼出高纯度的阴极铜,创造这一奇迹靠的是智能化。

中色大冶丰山铜矿智能化管控中心,中控大屏上,无人采矿台车不停掘进,卸料小车自动识别料仓位……280米矿井深处,三维可视化实体矿山全景一览无余,这是中色大冶投资亿元打造的智能化数字绿色矿山,正全面推广。

地下矿井全面推进智能化,地面矿区全面园林化。拥有丰富景观资源的矿区,为打造矿山公园提供了可能。

时光如白驹过隙。这四年,对于72岁的中色大冶来说,是涅槃重生的四年,必将成为其发展史上最为厚重的一笔。它像一道光,照亮中色大冶绿色低碳转型的蝶变之路,也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中色大冶力量!

(杨富春 彭琼 陶三保)